第437章 李承乾的感叹(第 1/3 页)
带着李承乾,冯智彧是提前出发的那个。
李靖要等一等,毕竟他们最终都是要往高州去的,而且都还是那种没法隐瞒的。
太子离京就不说了,这可是大事儿,肯定是瞒不过去的,不然的话冯智彧也就不必想办法骗过魏徵那些人了。
至于李靖,他虽然和李承乾身份不同,但他如果离京的话也是会引起很大反响的,毕竟是大唐军神,甚至可以说是现在大唐臣子中功劳最高也最多的那个人了。
如果说要与之相比的话,可能也就只有长孙无忌这些人才行了吧。
因为目的地都是岭南,而李靖名义上也是为了去处理峰州和交趾那边的事情才出山的,所以如果两人一起的话就很容易被人联想起来。
所以冯智彧决定先带着李承乾下去,反正他也得回家去看看,李靖则是等两天再出发。
等那个时候就算是有人猜到些什么也无所谓了,毕竟那时候人都跑了,靠着大运河,而且还是顺流而下,两天怕不是都到余杭了。
“第二次出远门,感觉怎么样?”走上甲板,冯智彧看着正在船舷上吹风的李承乾。
每个人会因为出身不同导致境遇不同,寻常孩子的同年是不可能发生在李承乾身上的,所以冯智彧才会这么问。
毕竟,以他的身份来说能出门,而且还是出远门还真是不容易。
“还好吧,毕竟之前就已经走过了。”因为学习的、见识的以及经历的都比以前多了一些,所以明明才十三岁的他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感觉。
可能,这里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那次去灾区的经历。
听说和亲眼所见本就是两码事,冯智彧不知道李承乾有没有听说过灾区的正确描述,但那次以粮换人的场面应该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次可跟上次不一样啊。”冯智彧转了个身,屁股靠在了船舷上。
“这次我们要去的可是被人们称之为穷山恶水、毒虫瘴气遍布的岭南,想来那边的环境和风俗会给你留下不太一样的印象的。”
“而且我都跟父皇说好了,这次药师公也会过来,只不过要晚两天,到时候就带你去岭南西部去走走,让你也看看战争的真实模样。”
“……”看着一脸轻松的冯智彧,李承乾张了张嘴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