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一章 安振华的档案(第 2/3 页)
1993年的两万块钱,已经算得上是一笔巨款。这个时候,我爸妈一个月的工资才一百来块钱。两万块基本上能买一套100多平米的小区房。
“这两万块的拆迁安置费嘛,要从桂河饮水工程说起。”黄叔喝了口茶,开始跟我跟小胖科普。
话说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蓉城可谓因水而兴,因水而荣。然而在这个坐拥九大江河的人口大省中,由于其特殊的地貌特征,川中川东地区极度缺水,缺水到什么程度呢,根据气象资料显示,55年中,川中川东地区境内全面干旱有43年,发生干旱频率为78%,2个或3个县同时发生旱灾的频率为95%。
1971年,川省《岷江水利初步规划》正式提出兴修桂河供水工程的构想,并于1974年起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论证。工程初设阶段永久征地12718亩,临时征用土地9053亩,涉及人口4038人,拆迁各类房屋19.7万平方米,移民搬迁安置方案以分散安置为主。
“这金堂县崇义村许中秋他们家,就在这批拆迁移民户当中。”等黄叔科普完,老王同志又补上了关键性的一句话。
“那许家可是闷声不响地发了大财了啊!”黄小胖羡慕道,随即话头一转,“只是在我看来,我始终不相信请我们吃西瓜的人会是杀人的凶手。”
“你对西瓜是有多喜欢啊!”我无语。何况那西瓜不甜,并没有多好吃,我舔舔嘴,回忆了下那天下午西瓜的味道。
“你不懂,这不是西瓜的问题”,小胖反驳,“他又不认识我两,随便给瓢凉水就行,但他给我们拿的是井水镇过的西瓜,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即便对陌生人也是真诚的。”
“也许只是因为我们被他养的狗追了一路,他有些愧疚罢了!”
“更何况,知人之面不知心,你又没有跟他一起生活过,你怎么能知道人后的他又是个什么模样呢”
“我......”,小胖一时语塞,倒是无言反驳。
“好了,好了,孩子们,现在可不是吵架的时候啊!”老王和黄叔连忙制止我两。
“这一次,我可是站在小胖这一边的,小明,你好好想一想,这份证据里,你有没有什么没有想到的地方呢?”老王同志开口提示我。
没有想到的地方,我挠了挠头。这份档案里的记录,就是一份完整闭合的证据链啊!
安振华从1973年到1979年这6年时间都是工程兵,这证明他对挖洞砌墙,修筑工事什么的非常擅长,符合他销毁尸体的行为模式。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