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两府三司(第 2/4 页)
首先这里面你会发现没有三公,没有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
也没有四征四镇四平四安这诸多将军,更加看不到我等熟悉的三公九卿。
而是采用了文武分权,同时还是分上加分。
先说武将方面,取消了诸多将军号,尤其是重号将军,改为枢密院和三衙。
文臣方面改成了三司和中书门下。
在地方兵马上,将天下兵马择精装锐卒收归中枢,各地只保留老弱之徒守卫城池内部安稳。
其他兵马布置在四面防线和中枢之地,由孙权和他的心腹大将领兵镇守。
而在地方权利之上,除去必须开支之外,包括各地官员小吏俸禄全部交给中枢负责发放,其他钱帛送往中枢之地。
包括人事任免哪怕是县令,也必须由皇权亲授。
这个时候中枢兵马权利过大,所以要取消大将军以及下面的三大将军序列,将军权打散。
与其人与人钳制,不如将诸多府衙并行钳制。
这里面就是枢密院和三衙。
三衙是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当然他孙权还会加一个侍卫亲军水军指挥使。
这三衙只负责招募兵马和训练管理兵马,却没有任何对兵马的指挥权。
而指挥权在哪里,在枢密院!
但这还不够,这两个是常任府衙,但是其他时候还有战事,一旦出现了战事不需要从这两个地方调用将领。
而是由他孙权自己寻找一名主帅,然后配以诸多副将等等,去三衙领了兵马,再去枢密院领了计策,得到了该怎么打。
最后带兵前去出战!”
诸葛亮说完之后看着那刘赟满脸拉不出屎来一样的表情不由的轻笑起来。
“老夫知道你想说什么,无非是这般做不合时宜,这么做会让军中分权太过,甚至会让兵不知将而导致无法运转自如。
但你莫要忘了两件事情。
其一,当益州战事结束之后,这江东还有多少进取之力?
或者说短时间之内还有多少进取之力?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