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元朝立,宋朝亡(第 3/4 页)
【经过4年内战,公元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迁都于大都】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国为“大元”,元朝正式建立】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并未排斥汉人,而是任用前臣,就连迁都的建议与地点都是刘秉忠等人提出的】
【忽必烈听从刘秉忠、许衡等人的建议,逐步实行了“汉法”,基本上沿袭了金、宋的旧制,但同时也对蒙古“旧俗”进行改造】
【忽必烈从法律层面改革了充满野性的蒙古族,为蒙古族与中原的融合打下基础】
【蒙古族的统治相对中原是粗狂的,而忽必烈深知这一点】
【所以,为了完善中央集团,也为了不让中原人排斥,忽必烈沿袭唐、宋制度】
【元朝中央的统治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等】
【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由太子任中书令,下设右、左丞相,平章政事等,下辖六部】
【枢密院总览全国军政事务,自成吉思汗之后,军事大权一直由各大汗和宗王各自统领,枢密院的设立,无疑增强了中央集权】
【忽必烈还根据汉臣张雄飞、西夏儒臣高智耀的建议,在中央设立御史台,负责谏言、监察百官】
【除此之外,忽必烈还保留了翰林院、国史院。还新建立了蒙古翰林院,负责典理蒙古文书制造】
“忽必烈这么有魄力吗?这相当于改变了整个蒙古族啊!”
“忽必烈是真的把自己当皇帝了,和后世的某些酋长完全不同。”
“咱们不说元朝后期百姓生活多艰辛,咱就只说忽必烈的话,那真的没话说,简直不像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者。”
“‘至元盛世’大家可能没听说过,虽然的的确确比不上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但是能被称为盛世,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