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昏君开始李隆基(第 3/4 页)
【相信只要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学过一篇文章,那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能接受谏官谏言,并虚心改进的皇帝和大臣,毕竟能带领国家走向辉煌】
【而李隆基也不例外,自从恢复谏官制度之后,从朝中文武百官到读书人纷纷谏言】
【就这样在百官你一言我一语的谏言之下,此时的李隆基称之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朝堂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大唐也很快便恢复了繁荣,开创了大唐第二盛世,开元盛世】
【第三任宰相是张悦】
【张悦此人并没有什么过人才能,他唯一的优点就是文采好】
【此时,大唐国力鼎盛,李隆基急需有人歌颂这难得的太平盛世】
【张悦当上宰相之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协助李隆基到泰山完成封禅泰山之举】
【公元725年,在张说的主持下,唐玄宗李隆基率百官、贵戚及四夷首领,从东都出发,至泰山封禅】
【至此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国土面积达到1076万平方公里,国内人口高达8000万,而这仅仅是登记在册的人口】
“盛极必衰,我想此刻李隆基一定不满足于俭朴的生活了。”
“我觉得还是因为李隆基骨子里就不是一个俭朴的人,不然后期也不会如此放纵。”
“李隆基一句话,节俭的是后宫和文武百官,关他自己毛事啊。”
“其实早起的李隆基虽然节俭,但是依旧给自己留了一队百十来人的歌舞队。”
“不过李隆基毕竟是皇帝,又仅仅只有歌舞这一个爱好,所以也没人说什么。”
唐朝。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