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盛极必衰乾隆帝(第 3/4 页)
【公元1735年,雍正帝驾崩,弘历顺利继位,年号乾隆】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勤勉治国,对军机处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对官员体系进行了调整】
【一系列操作展现出气父亲雍正风格一般严谨的治国态度】
“高中生,历史老师讲过,乾隆皇帝完善了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从此皇权达到顶峰。”
“盛极必衰,从此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皇帝独揽大权,大臣成了传话筒,没有人纠正皇帝的错误,时间久了肯定会出问题。”
【得益于康熙和雍正的积累,到乾隆中期,清朝达到了国力巅峰,为乾隆扩张领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乾隆皇帝的管控下,文字狱越发严重,文人骚客胆战心惊,唯恐说错一句话,写错一个字】
【与此同时,乾隆纂修的多部文化书籍也逐渐完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文献丛书,但与明朝朱棣编纂的《永乐大典》不同,《四库全书》却是有选择性的编纂】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乾隆对一些被认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文献内容进行了销毁和修改】
【最终,虽然《四库全书》编纂完成,但是大量的文化典籍也被朝廷销毁失传】
【据统计,《四库全书》的体量大概是《永乐大典》的3.5倍,但是其毁坏典籍的程度更甚】
【《四库全书》收书3400多种,共计多卷;但与此同时,乾隆假借修书之机销毁书籍3100多种,多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170多种,8万多块】
【而这些仅仅是记录造册的数据,并未记录在册的可能更多,尤其是明代的文书,档案等皇家、民间记录不计其数】
【从乾隆39年开始,武英殿前焚书的火炉就再也没有熄灭过,军机处的人全天候监视焚书】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