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意气风发曹阿瞒(第 2/4 页)
当汉武帝听到那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时候,眼前一亮。
“乱世奸雄,不愧是乱世奸雄!”
“仅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有仁义却无仁慈的奸雄出现在众人心中。”
接着汉武帝想到曹操的时代背景,心中难免凄凉。
“就让朕看看,到底是怎样的大汉,才能让一位一心匡扶汉室的良臣,变成一位奸雄吧。”
唐朝。
李世民有些好奇的盯着天幕。
“曹操,没想到后世之人竟然想评价曹操。”
“汉末三国,曹操一生波澜壮阔,一般人恐怕很难对其有正确的评价。”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也有人说其本姓夏侯,于公元155年出生,与公元220年病逝,享年66岁】
【曹操出生于宦官世家,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为汉相曹参之后,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
【而曹腾曾服侍过4代汉帝,颇有名望】
【后来,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等到了汉灵帝时期,曹嵩已官至三公之首太尉,可以说曹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少年时的曹操就表现出了对武艺的热爱和才能】
【他虽然博览群书,但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尤其喜欢兵法,任性好侠、放荡不羁】
【公元174年,年20岁的曹操被举孝廉,来到京都洛阳为郎】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