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粮食(第 3/4 页)
很多百姓都听懂了,以前朝廷发下来的一些政策 ,看得懂字的人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他们这群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哪里懂得那种金贵的东西?
现在,每个官员敲着锣在村子里面开始念着大白话告诉他们以后的政策。
老百姓们表示都听懂了来年一定会,把李大人要求种下的这些植物都给种下。
心里更是感激对方,各位李大人还真是一个好官。
他们老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这以前哪个地方要是出现了干旱还有蝗虫。
老百姓们早就要收拾包袱,开始逃荒去了。
还是现在的朝廷好,不管是大水还是干旱,都给他们老百姓想办法解决。
李绍轩还关注到了那些家里被饿的只剩下一个人的那种,这些基本上都是一群小孩。
家里的老人大人把粮食都节约给孩子吃了自己倒是饿的没了。
但这群孩子现在有朝廷的救济还能过得下去,可要是以后的话,就难过多了。
想了想,李绍轩还是打算,在此地建造一个大一点的育幼堂。
让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没有能力抚养自己的就去育幼堂里面。
也有那种不愿意离开自己家的孩子,给了他们今年足够的粮食,其他的就爱莫能助了。
不过那些不愿意离开自己家的基本上都是村里的亲戚在帮衬。
以后也能继续使用自己家的地和山,无论如何在朝廷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总是不会让人被饿死。
再加上现在全国上下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这么多粮食,也被其他州和朝廷把一部分粮食运到这边来。
毕竟起码要保证每个家里粮食能吃到年底,运来的都是今年的新粮。
家家户户吃上今年香喷喷的米洲,虽说大家根本就不敢煮得太过粘稠,比较稀疏,但还是吃的头都抬不起来。
其实也不奇怪,一般用来赈灾的米基本都是陈米,陈米的味道自然没有新米那般醇香。
有些老人家更是吃着吃着就掉下来眼泪,这要是没有干旱,没有蝗虫,他们今年也是能吃上这新米的。
再加上地里的粮食比往年高产,他们给朝廷交了税之后,自家还是能留很多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