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粮食增产(第 2/4 页)
两位农官也是高兴的不行,看着庄子里面的产量,比普通的水稻增产了300斤左右。
在这个朝代,水稻的增产堪称奇迹。据史书记载,以往的水稻亩产量不过三四百斤。
但今年,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产量却出现了惊人的提升。经过仔细的统计和测算,平均亩产量竟然达到了六百余斤。
较往年增长了近乎三成。有的肥沃之地,亩产量更是突破了七百斤的大关,那一串串具体的数据,犹如闪耀的勋章,见证着这片土地的神奇变化。
在这样显着的数据变化,让整个庄子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与振奋之中,大家奔走相告,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丰收硕果。
“老天有眼,老夫这一生值了!”
另外一位农官也是仰天大笑,如此丰功伟绩,可一点都不比他人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轻。
他们的所作所为可是要流芳百世,让后人瞻仰。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就连明宗帝也带着太子以及众位大臣赶往李家人的庄子上面。
这个消息一点都不亚于李大人,又打了什么胜仗?
毕竟这年头,只要能让老百姓吃得上饱饭,那就是最大的功绩。
他们父子俩以后不管做了什么暴行,那在史书上记的都会是他们的贡献,千古名君的名头是跑不掉了。
太子和众位大臣到的时候,庄子上的农户正在开割新的一块稻田。
之前收割的稻谷,此刻堆的犹如金灿灿的宝山,看到那恐怖的产量,瞬间就晃花了众人的眼睛。
李有根他们看到连皇上都来了,连忙跪在地上行礼。
明宗帝连忙让众人起身,询问了具体的数据,李景辉一开始有些拘谨。
但问的都是他在行的问题,所以也是对答如流,一个个数据清晰的呈现出来。
明宗帝以及太子殿下和众位百官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下去过。
“好好好,众爱卿这次都立了大功,咱们大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这群功臣。”
说完明宗帝就挽起袖子和裤腿,跟农户拿了一把镰刀。
就找了一块看起来挨着的稻田,就开始收割,一国之主愿意亲自手拿镰刀开割稻谷,那也是十分有寓意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