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 2/4 页)
黄元说完,蹒跚着脚步,一步一步往前挪,所有人都注视着他,肃然起敬。
哪怕黄元失败了,但所有人都会记得,建安三年的五月,有一个少年在益州州府前,与益州最大的势力,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
黄元离开州府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成都,众人心思,各不相同。
刘璋有些惋惜,却又松了一口气,事到如今,黄元能自己想明白,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希望黄元能安安稳稳地回江夏吧。
至于黄元之言,他也只当是小孩子的牢骚。
刘璋唤来心腹刘璝,令他前往黄元家中,送上三百金。虽然黄元给他增添了诸多麻烦,但他到底对黄保有愧。
刘璝听了刘璋安排,面有疑虑。
“子玟(刘璝字),可是还有什么事?”
“使君,听黄郎临行之言,未必肯善罢甘休,我只恐还会有其他波折。”
刘璋笑道:“子玟多虑了,黄元到底是个小孩子,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事到如今,他还能怎么办呢?”
眼看刘璋这么说,刘璝也不好多言,只是他总觉得众人小瞧了黄元,怕要生大乱子。
而赵家得知此事,则是万分欣喜。
黄元杵在州府门口,无时无刻不是对赵家的羞辱,哪怕他们利用刘瑁让刘璋屈服,可黄元若不离开,难堪的终究是赵家。
汉末并非后面五胡十六国那种道德彻底沉沦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大家族还是比较在意颜面的,赵家再是强横,也得顾忌风评。
黄元的离开,总算是消弭了一个心腹大患。
没有人觉得黄元还会有其他的手段能够再威胁到赵家,所有人都把他在州府前那段慷慨激昂的陈词当作他最后的绝唱。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