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给人(第 2/4 页)
“而且你知道你面对的是谁吗?你面对的可是全智贤,是无数男人心目中的女神,面对我这样一个纯原生的大美人,你居然也好意思摆出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
“哎呀,你这个坏家伙真讨厌!”
全智贤又好气又好笑的看着床榻上曹青那副惫懒模样,忍不住像是一个小野猫一般直接扯住曹青的耳朵就开始用力揪动起来。
……
别的不说,就曹青从事导演行业这六年以来,他所见到过的电影剧本数量简直是太多了。
这些电影剧本里面有的内容很好,有的内容很烂,但不管具体内容写得怎么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整个剧本的故事情节、剧本页数都相当繁杂厚实。
这其中有些剧本里面的各种支线剧情、各种情境衍生、各种情感纠葛当真是细腻到了极致,往往在一个剧本里面就会有好几个结局,这些结局有些甚至还是矛盾的。
而之所以会导致一个剧本中同时出现几个矛盾的结局和矛盾的感情线路,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编剧和作者这两种文字工作者在本质上的不同。
毕竟编剧写剧本那是写给导演看的,所以他必须给导演提供足够多的修改思路以及不同结局,此来迎合不同导演的拍摄风格变化问题。
而作者写小说的最终受众群体却是读者,读者需要的是一个明确结局以及清晰感情线路,完全不需要那么多可供选择的思路剧情。
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最终受众群体不同的问题,所以一个编辑所写下来的剧本,哪怕它的最终成片仅仅只有90~120分钟可以出现在银幕上,但是它的全部剧本依旧会厚实繁杂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甚至有些90分钟的电影,它的剧本全部字数加在一起能有十几万乃至好几十万字之多。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电影他可能在电影院上映时的内容只有不到120分钟,但是在这部电影下映以后所公布的导演剪辑版里面,他的全部内容往往能有三四个小时,甚至几百上千分钟。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每一部电影的最终剪辑工作都需要非常充足的素材,素材越多能够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部电影的风格弹性也就越强,才能够让剪辑师和导演放开手脚肆意去进行组合,最终将其拼凑到一个最佳效果。
不过素材越多,也意味着这部电影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越高,所以除了那些大投资的电影可以肆意浪费胶片用以堆积素材外,绝大部分的小成本电影都只能尽量省着胶片来拍,严谨控制分镜头数量,以避免最后影片成本超标致使整部影片难以拍完上映、最后无疾而终。
而扯回正题上,曹青之所以在他每一部电影开拍前都要让所有演员聚在一起围读剧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不仅想让这些演员们背熟记熟剧本,并且最好还能通过这场电影开拍之前的剧本研读会来增加这些演员们对这部电影的投入感来,尽可能的让这些演员之间互相发生灵感碰撞,以求让这部电影更加尽善尽美。
很快的,随着时间走到下午三点,关于《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的剧情研讨会在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后终于彻底完成,很快随之而来就是《夏洛特烦恼》电影的正式拍摄部分。
剧情研讨会结束不到十分钟时间,也就是刚刚下午三点十分的时候,太阳沟风景区附近一个破旧高中校园内,《夏洛特烦恼》剧组全部工作人员都已经准备就绪。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