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希特勒完蛋了(第 1/4 页)
我看着那足有十几页的重复记录,陷入了沉默。
陈阳的父亲……这十四年来一直在追儿子的信息。
但是可惜……
我翻了翻,这些内容并没有太多的作用,其中还有不少前后颠倒矛盾的“证词”被沈云的师父标注了出来。
其他的人也大同小异——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除了罗玲,至今,并未被定性为“被害者”。
因为他们的一切表现,都只是“走失”而已。
而沈云所提到的,她的师父之所以认定这些案件是有关联的原因,是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线索”。
第一,是根据走访,这些人失踪之前,都表现过一些“异常”,例如罗玲是长时间盯着墙角发呆,而陈阳是经常性的做噩梦。
第二,是这些人直接关联的报案人,大多数都表现出了一些“记忆混乱”的症状,但是这种情况最开始被视为着急而错记。
在第二轮并案重审的时候,被沈云的师父着重记录下来了,但是也因此造成了大量前后证词矛盾的情况。
第三,则是一个小细节。
在与这些失踪案完全无关的其他案件的侦破中,有人表示听到了笛子的声音,而听到笛子声音的时间,恰好和这些案件的人失踪的时间出现了以“天”为单位的吻合。
例如罗玲失踪那一天,有一个丢钱包的人说听到了公交车有笛子吹响,他一走神的时候钱包没了;陈阳失踪的时候,楼下小卖部正在劝架的人说,因为听到了好听的笛子声,想出去看看,就看到了有人在打架。
最开始这种毫无关联的事情,根本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但是根据笔记来看,当时沈云的师父,因为负责侦破另一起走失案和一起肇事逃逸,而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并且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了越来越多同样的“细节”,这才引起了他的重视。
可是这样不算证据的证据,根本不足以说明什么!
甚至于这连“猜测”都算不上——因为他从始至终没有得出结论。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