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赈灾(三)(第 3/4 页)
“当真。若是有机会啊,你们想读书的皆可去陵县城找他。”
片刻后,韦柳堂看着的孩子,微微一笑,好奇的问了起来。
“你叫何名啊?”
“张熙”
听后,韦柳堂微微一笑,摸了摸这孩子的脸蛋,说了起来:“好,若是有机会,争取考个好官,为我大明效力。”
说后,柳堂将那馒头继续发了起来,一边发着一边不断安慰道:“本官知晓,如今延安府的百姓生活很困苦,就连本官手里的两个馒头,都要分成这么小块。朝廷也在竭尽全力的想办法。乡亲们再多坚持几日,到时朝廷便会将赈灾之粮送来,百姓们到时不再挨饿。”
听着面前的大官一说,且自己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得到食物,便大声争议了起来。
“不再挨饿,你们这些官可知,我们百姓都饿了多久了。打元年起,麦子收成不好,朝廷不管,我们百姓只有啃树皮、吃草根,再到后来,树皮、树叶等啃光了,便是啃石头。这期间,饿死了多少百姓们,还有些孩子,饿得骨肉相残,连自己的孩子都下锅里了。等了那么久,朝廷就只派你一官来!”
说着说着,这中年男子转头看向了其他百姓们,说了起来:“你们说是不是啊?”
只见,百姓们呼应很高。
百姓们的苦,柳堂亦是知晓的。若是不知晓,怎会将这自己吃的面连同三个馒头带出来呢。
“乡亲们,对于此事。本官实在对不住乡亲们了。乡亲们可知,这些年来,我大明北部受其气候影响,许多地方麦子收成惨淡。因此,乡亲们多多坚持,等朝廷赈灾之粮过来。”
说完,柳堂端起了那碗已经凉了许多的面,看向了百姓们,道:“乡亲们,朝廷赈灾之粮未下来,这碗面大家伙分着吃,再多等等。”
一话说完,这些百姓便将随身携带的破碗拿了出来,纷纷挪上前来,连那位带头的男子亦跟着一起。
再说百姓们多,况且就这一碗面,柳堂将这面分之又分,方才勉勉强强分完。
得到面后,这些饥饿的百姓一口就完了。
可一口不能填饱肚子,又一男子说了起来。
“就这啊?我们怎么吃?一碗面,这才分我多少,都不够塞牙缝。我看啊,你们这些当官的就知道贪,不知多少粮食,全装进你们口袋里了。”
柳堂听着此话,顿时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安慰着。
一旁的苏清露听着此话,若是幼时,苏清露定会同百姓们一同闹事,可如今柳堂的所为,让苏清露感动了,为韦柳堂说起了话语来。
“够了!”
苏清露大喊一声,帮韦柳堂解围了起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