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探秘禹王鼎,阿黄得神兵(第 3/4 页)
出乎意料的是,那巨棒在阿黄的头顶,竟然停下来了。但听得大禹王嘿嘿笑道:“小子,在我的地盘,一切都是我说了算,你打不过我的!再不投降,我就一棒子了账了你!”
阿黄当即收了自己的火焰刀,对着大禹王道:“大王勇武无双,神功盖世,我阿黄不是对手,这厢认输了”。
大禹王呵呵大笑几声,轻晃着手中的棍子道:“抓住棍子,我拉你上来!”。阿黄遂变回人身,双手抱住巨棒,被大禹拉上了山顶。
山顶之上,是一片上千亩的平坦石地。如此开阔的地界,却只见了一座八角七层宝塔。大禹王领着阿黄来到宝塔的第一层,便收了棒子,将其变小后放进了兵器架上。
此塔没有台阶可供上下。用大禹王的话说,只要修为到了,就能从头顶的太极图里穿过去到达第二层,以上基层都是这样的。
大禹王坐在正对塔门的紫藤雕龙椅上,对着阿黄道:“大黄是吧,别客气你随便坐哈!”
阿黄看看塔室之内,除了他坐的那把椅子,已经没有其他的椅子了,只好盘膝端坐在地上,无所谓地道:“你把我收进着宝鼎中来,到底想干什么?”
大禹王道:“你误会了,其实引你进来的并不是我,而是我当年制作这只鼎时,剥离的一丝分身神念。你入鼎之后,我那分身便隐于碧海之中,操纵着海中生物等你落水,可以说只要你掉进海里,就会被说不清的海妖魔鬼挣而食之,很难再有机会见到我了!”
阿黄是一个很会听故事的人,见状立马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莫非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不成?”
大禹王没有回答阿黄的问题,反而进一步问道:“人间对我的事迹是如何传颂的?有没有提到我是怎么死的?死后葬于何处了?”
阿黄回忆道:“好像说你万年把王位传给了伯益。你的儿子启不甘心王位被他人抢去,便暗杀了你,然后嫁祸给伯益,最终把华夏历史带入了家天下的历史时代。怎么,莫非你还没死吗?”。
大禹冷哼道:“我治理洪水十三载,在已经功德圆满达到了可以飞天成仙的地步。哪知道道祖当时留下的箴言说人皇只能有三位,以立天地人三才之数。到我那里,即便达到了飞升的条件,也只能抛弃皇位,才有成仙的可能。
当时为了长生不老,我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即在炼制好九鼎以后,便传位给了伯益。接下来就是要用我修炼的九州山河鼎来对抗天劫。
没想到当时的圣人竟然算计了我。他们先鼓动我那逆子杀死伯益自己做了王位,然后又趁我渡天劫之时把我的魂魄分离在九鼎之内,分别封印于泰山、嵩山、华山、衡山及恒山这五岳,及峨眉、五台、普陀及九华这四山合计九山之内,还扯谎说为了镇九州的风水气运。
我呸他姥姥的,这完全是扯淡呀!说起来你也许不信,凭我当时积攒的功德,飞升之后当为水之主神。可是共工撞到不周山后,天庭就取消了水火二神的封号,他们怕我是个刺头,会影响到道祖谋划的封神大局,便把我一分为九,封印了起来,我冤枉呀!”阿黄听了半天,好奇地问道:“如今这天地人三界,说白了都是道祖所立。当然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你即便在冤枉,也是于事无补,除非你能够重立地水风火,再开一片天地”。
大禹王道:“你以为我不想吗?自打我这九鼎铸成之际,我的目标就已经瞄准了圣人大道,要不是他们暗算我,我早已经修成了圣人了!”
阿黄诧异道:“你口口声声说你被陷害,你有什么证据吗?”
大禹王道:“你这次进入的玉鼎,其实是我那九鼎合一的关键钥匙。按固定的方式把九鼎合在一块,你会发现他很像一幅立体的山河社稷图。只是在最关键的地方,缺了一块。你把这只鼎镶嵌进去,就能恢复真正的九州山河鼎。到那个时候,天上地下,才是真正的为我独尊。”
阿黄听出了话中的语病,当场质疑道:“我镶嵌什么呀,应该是你的旧情人青妃才行吧,要知道现在她才是这鼎的主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