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再临稷下!(第 3/4 页)
那学子微微颔首,微微拱手行了一礼:“多谢夫子赐教。”
“在下第二问,听闻近来大禹朝中变法,有一人名为商鞅,此人在大禹朝中大肆推行新律,大刀阔斧的革新法制,请问夫子,我中原列国自古便以仁政,礼法约束世人,而今大禹重法而轻儒,当真可行呼?”
“此言大谬!”
荀子尚未开口,一旁的申不害便开口道:“当今天下,放眼中原五国,哪一国能脱离法治?”
“五国皆承自大夏,受古圣先贤之礼法,以礼仪道德约束世人,以律法衡量善恶。”
“今之大禹,变法革新,乃为求开拓之举,古法不适用于今人,然则今人多尊古而贱今。”
“大世之潮流浩荡前行,今日之世,唯有不断革新,开拓进取,才能我万民开智,百姓安居。”
那学子朝着自家老师的方向看了一眼,见其不语,便问出了第三问:“方才这第二问有申夫子代答,倒也受益匪浅。”
“不过,夫子方才之言,世人尊古而贱今,学生不敢苟同!”
“我中原与蛮夷之最大区别,便在于我中原有先贤定礼,圣人传道,而圣人之学自是适应于天下万民。”
“今夫子言变,莫不是自认强于古圣先贤?”
“非也!”
申不害微微摇头,轻笑道:“尔乃诡辩矣!”
“今人之变,非是凭空而变,而是屹立于往圣先贤之基,取先贤之所长,补今人之所短。”
“变法也好,改革也罢,非是对先贤之礼法的否决,而是屹立于古圣先贤的肩头,开拓进取,此方为大道!”
此言一出,那学子瞬间哑口无言,周围也是传出一道道喝彩之声。
“好,那学生之第三问,今为大世之争,列国兵戈相向,百姓流离失所,请问夫子,今之天下,该以何为?”
“呵呵!”
一直未曾开口的邹衍轻笑一声,淡淡的道:“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