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宋应星(第 3/3 页)
崇祯十三年,宋应星任期未满,辞官归里。
崇祯十六年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宋应星赴任后,州内因战乱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官员多出走。他几经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规模,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
崇祯十七年初,宋应星辞官返回奉新。
宋应星弟兄寄希望于南明,但此政权由阮大铖、马士英把持,排斥忠良,政权迅即灭亡。清兵南下取江西。
隆武二年,宋应升服毒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永历二十年,宋应星逝世,享年80岁。”
王承恩明白过来,此人一直在地方任官,也非显耀,再加上以举人出仕,自己不知道倒也是正常。
崇祯皇帝有些迟疑:“宏明,此人做官倒也是平庸,但也对我大明忠心耿耿,但不知有何大才啊。”
刘宏明一脸严肃:“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宋应星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此人毫不客气说,是大明最懂科学之人。”
崇祯皇帝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知州竟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
崇祯皇帝有些失望,朝堂上他提拔的首辅重臣如此不堪,而真正的大才,居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州,不得不说,这是他这个皇帝识人不明啊。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大才未能尽其用,朕之过也。大伴,锦衣卫如今真在整顿,你派出精干番役,去亳州将他请带入京师,沿途好生照料。”
王承恩不敢怠慢:“是,皇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