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第 2/3 页)
况且陛下,高起潜这厮不知道为辽西军阀吴三桂他们打过多少掩护,说过多少好话。
陛下想想,高起潜在关宁军中监军多年,定会有些微信,传闻他还认吴三桂为义子。
倘若高起潜忠于王事,及时带关宁军增援京师,甲申之变就不会发生啊。”
王承恩心中一突突,这甲申之变就是皇爷心中的魔障一般,刘宏明这般一说,高起潜怕是要不得好死了。
果然,崇祯皇帝已经直喘粗气,咬牙切齿道:“狗阉人,枉朕还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忠臣懂兵,朕真是吓了眼了。
大伴,等高起潜那条老狗一旦回到京师,立刻带到朕的面前,朕,要亲自问问这条死狗。
还有杨嗣昌,这个老匹夫,亏的朕这般信他想不到啊,想不到啊……
就算他死了,也这要为卢爱卿给他算一算这一笔账。”
刘宏明心中一惊,看崇祯皇帝这架势,怕是杨嗣昌死了都不得安生了。
刘宏明连忙开口:“陛下,臣对杨嗣昌还是有些了解的。
杨大人还是很有才干的,崇祯十年三月,当他担任兵部尚书之后,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术。
所谓“四正”是把陕西、河南、湖广、凤阳四镇作为重点地区,“六隅”则是把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作为六处边地,十面罗网,各有侧重,协同配合,“随贼所向,专任剿杀”。
不得不说,这个战术还是很有效果的,只是大明官兵内部矛盾重重才不得不宣告破产。
陛下,杨大人对大明还是很有贡献的,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其实不乏为一条妙计。
自古以来,兵家大忌就是两线作战,只是建奴更本就不会与大明议和。
只是杨大人在这件事上做的未免也太过了一些,只能说,杨大人有才无德啊。”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