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第 2/3 页)
宣、大同、山西三总兵,吃空饷也吃得太狠,三总兵的部队数量,竟然不到两万人。
卢象升的兵马,因数量上不及来援的关宁军,导致关宁军宦官监军高起潜,不愿接受卢象升指挥。
陛下见此,居然改用内阁首辅刘宇亮节制天下援军。卢象升只能统领自己的宣、大、山西三总兵,关宁军则继续由宦官监军高起潜指挥。
因此,卢象升虽一度名义上总督天下援兵,实际上能够指挥的兵马不到两万人。
卢象升由涿州进据保定,命令诸将分道出击,在庆都和清军作战。
可是,巡抚张其平居然不发军饷。军中又传说云、晋有清军,贪生怕死的大同总兵王朴,借机离开卢象升逃走了,因此,卢象升只剩下杨国柱、虎大威两位总兵。
崇祯十一年一月十四日,卢象升领兵进驻巨鹿的贾庄。太监高起潜统帅关宁铁骑数万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卢象升派遣杨廷麟去请求救援,高起潜却借故拖延。
一月十五日,卢象升领兵至蒿水桥,被清军主力包围。
卢象升命虎大威护左翼,杨国柱护右翼,自领亲兵于中军架炮设弩,与清军决战。
从早晨一直战至下午,炮弹和箭头都打光了,于是卢象升下令以短兵接敌,英勇奋战,清军以精骑夹攻,明军士卒死伤殆尽。
总兵虎大威欲携其溃围而出,卢象升按剑大呼:“将军死绥,有进无却!”
他继续率亲兵跃马冲阵,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后来,高起潜居然不战而溃。
战后,杨廷麟及部下,在战场上寻获卢象升遗体,其兵甲装之下,尚着麻衣白网,当时他还正在服父丧。
大同等三郡的老百姓,听说卢象升的死,痛哭失声,声震天地。
卢象升死后,杨嗣昌怕他没死,以后会报复他,派了三个巡逻兵去查看。其中一人叫俞振龙,告诉杨嗣昌,卢象升真的死了。
其实,对杨嗣昌而言,他倒是希望卢象升没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战之类的罪名,都加到卢象升的头上了。
顺德知府上奏卢象升的死状,杨嗣昌故意刁难,过了80天,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殓。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