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皇家(第 2/3 页)
可是现在,崇祯皇帝觉得,刘宏明还是能办实事的,于是问道:“宏明对建立新军有何想法,不妨大胆说说。”
刘宏明也不怯场,说到:“那小子就献丑了。
陛下,小子以为,大明的官兵战力孱弱,无非这几点。
一是身体不行,几乎一月也不能一操练,官兵的饷银被将领侵吞用来养家丁,官兵几乎没有生计,武器装备不行,有些官兵活不下去只能发卖妻子,倒卖军备,小子听说不少九边官兵活不下去只得从贼。
九边官兵大部分都是朝廷精锐,一旦从贼,就是此消彼长啊。这也是流贼战力大起点原因之一啊。
甚至还出现这种现象,还是大明官兵是战力孱弱,可是一旦降贼或是降清,赏赐一番,就战力大涨,成为关外建奴的马前卒啊。
此外,大明两百年来对军户的歧视使的百信不愿将自家孩子送入军营,现如今,只有想办法改变百姓观念,才能使的大明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兵员啊。
最后,就是官兵自己的思想。自古以来就是当兵拿饷吃粮,有奶就是娘,只要谁发粮饷就为谁打仗,极少有人有忠君爱国之心啊,以至于大明朝的官军在大明是不堪一击,可是一被清朝招降,许诺赏赐,就毫不犹豫屠杀我大明百姓,攻略我大明城池。”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双手握拳,刘宏明所说的,都是历朝历代以来的弊病,大明积弊已久,到崇祯朝,已是积重难返了,他想是不是刘宏明,不,准确来说,后世之人有何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刘宏明继续说道:“将领控制手下兵卒,无非是控制饷银。大明朝每次发放饷银都是发给将领,这就给了将领可乘之机啊。
所以,勇卫营的官兵饷银不再经将领之手,有皇家直接发放,日后若是推广开来,甚至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用以发放饷银,军需。
除了这些,勇卫营的操练也要变。战兵,就是要打仗,就是要每日操练,之前不是没有人想练精兵,只是士卒身体吃不消而已,所以,勇卫营的伙食要涨。
粮食可以通过漕运得到,可是蔬菜瓜果,各种肉类不是一笔小数啊,陛下要养那些老人孤寡,倒不如让他们养猪养鸡种菜,实在人手不够,就让辅军也参与其中。
尤其是土豆红薯等作物现在北方试种,如果适应北方的天气就大面积铺开种植,这样一来,北方粮荒就能大大缓解啊,甚至还能有一些剩下的粮食来喂猪啊。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