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共识(第 2/3 页)
孔家,只是给王朝带来合法性的面罩而已,这天下,真正决定归属的,是兵强马壮,是谁的兵多,谁的刀快。
一千多年以来,不知道出现多少个皇帝,为了那个位置,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所以,一个宗教领袖,在我们眼里,凭什么称皇,凭什么至高无上,上天的意志,只能是皇帝。”
刘宏明说完在内心觉得,其实汤若望已经很了解大明了,只是时代的局限使他无法看清而已。
同样的,刘宏明自己也明白,自己相比于士大夫而言,自己只是多了一份见识和先机,能从科举千军万马中走来,都有过人之处而已,刘宏明并不会愚蠢的认为,自己在实际治国的能力上比得上他们,甚至他觉得不用说大臣皇帝,就是那个在端本宫读书的太子朱慈烺也比自己懂的治国之术。
汤若望有些愕然,他没有想到,自己传教迟迟不能如常所愿的原因竟是这个,更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年岁不大的少年一眼看出问题的根结所在,细细思量一番,汤若望就已经明白的所在之处。
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可能相比他们欧洲来说,历史更要悠久,文明更要灿烂繁荣,他听说过有一个叫郑和的太监,曾经率领着数万人在海上航行,数十艘巨大的福船曾经带着他们前往非洲。
汤若望震撼不已,这个国家比西方更早的融入了大海,他们更早的进行了海上航行和编队,他们的船队在当时恐怕是全世界无可相比的,汤若望甚至相信,如果这个国家的皇帝继续坚持下去,海洋上的霸主不会是西班牙,荷兰,而是大明帝国。
正如地中海是罗马帝国的内海,大海,将是大明的湖泊,所有。
汤若望明白,在这个地方传教与新大陆不同,新大陆的土著甚至连军队都没有,还处于部落社会一般,只需要血与火的征服,上帝的福音就可以传响每一寸土地,可这个国家,不可以。
这个国家太大了,无论东西还是南北,汤若望毫不夸张的认为,大明的面积,是整个西欧各国加起来也不逊半分。
汤若望十分清楚这个国家有着数万万的人口,有着百万的军队,就算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这个国家的火器大炮落后与欧洲,内部的叛军和东北的敌国越来越强大,但这些,远远不足以征服这个国家,征服这个古老的文明。
没有一个国家有精力统治这么一片广阔的土地和如此之多的人口,所以,他早就放弃的入侵的野心。
在汤若望心里,最好的传教方法是得到皇帝的支持,成为大明的国教,眼前这个少年,今日来找他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是告诉他这些问题,一定有别的目的,刚刚所说,不过抛砖引玉而已,自己身上,一定有他想要的东西。
汤若望不在兜圈子了,直接询问起刘宏明的来意:“我想公子今日来自绝对不是专门来说这个,我不喜欢大明人绕来绕去的习惯,我想知道,公子看上我什么东西,公子又能如何帮我?”
刘宏明也不生气,哈哈大笑:“汤大人快人快语,小子就实话实说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