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第 2/3 页)
1645年(弘光元年),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隆武帝采取了联寇抗清政策,黄道周发动了短暂的北伐,但随着郑芝龙降清,局势恶化,隆武帝被俘后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
1646年(隆武二年),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改元永历。后在局势危机的情况下与大西军余部联合起来。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也乘势崛起,东西两面打击清军,抗清局面出现了高潮。
但是随着三王内讧和清军加大进攻,明军滇黔防线被清军迅速击破。1661年(永历十五年),缅王莽白将永历帝执送清军。次年,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杀,明统始亡。
此后郑成功继续沿用永历年号,东征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但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称帝或监国。1683年(永历三十七年),延平王郑克塽降清,清军占领台湾,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明朔始亡。
这一段时期所成立的政权由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政权的合称,称为南明,历时18年。
但是这个时候的明朝已经不在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正史所用的年号是清代顺治年号。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西”,改元“大顺”。
大顺三年(1647年),张献忠在南充凤凰山与清军作战,中箭坠马而死。余部遂以孙可望为主,后被南明永历政权招抚。孙可望投清后,继由李定国统领。
清康熙元年(1662年)李定国病逝于勐腊,余部在李嗣兴的带领下降清。
大西疆域北至广元(与陕西界),东至巫山(与湖广界),南至乌撒、东川,(与贵州、云南界),西至威茂(与西番界)。
统治范围与前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一致,仅平越军民府和遵义军民府(均为前明播州宣慰司辖地)未纳入统治。
李自成在崇祯十七年三月进入北京,但由于战略、政策的失误等原因,在一片石之战中,大顺军惨败。大顺军退出北京之后,一路节节溃败,以至撤离西安,败退豫鄂。
最后,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为地主团练武装所杀。
余部复立李自敬为主,李自敬兵败荆州降清被杀;余部遂以李过为主,后被南明隆武政权招抚为忠贞营。李过病逝,继由李来亨统领。
公元1665年(永历十九年,康熙四年)八月,李来亨被围茅麓山,携全家自焚就义;大顺军最后一支队伍最终被消灭。
大顺疆域囊括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统治区包括了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全境以及湖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方。
清朝自崇祯十七年入关以来,以吴三桂的那厮为马前卒,大量招降明军士兵,用来攻打李自成,张献忠,南明政权。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