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 2/4 页)
看完信息后,刘爱回了一句,这就是你在网上做的所谓调查吗?
是的,假如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谈你的看法,如何?
你好无聊你是借题发挥吗?刘爱想想,自己现在过得日子不就是a的嘛。于是,她回了对方一句。
“等爱的男人”好像对刘爱的话不反感,又回了一段话过来。
告诉你我在网上已经向89个女人做了调查,年龄从25岁到45岁。每个人都说了自己的看法,做了选择。同意第一种婚姻生活的女人占了86.8%,同意第二种婚姻生活的女人只占13点多。在同意第一种生活的女人中,25到32岁的女人占了大多数,而同意第二种生活的女人,基本上都是在36岁以上的女人。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结果,年龄大的女人选择婚姻更不注重物质,而更注重精神。反之,年龄小的女人更现实、更物质。
随后,对方又发了一句:你是我做调查的第90个女人。
刘爱,感觉对方有点无聊,也就没有回答对方。qq隐身了。因为,她看到“随风漂荡”上线了。
刘爱故意不给“随风漂荡”打招呼,看了看手机,已经是晚上9点半钟。她停止打字,戴上耳机,点开了吕方演唱的歌曲《朋友别哭》,并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刘爱喜欢这首歌的原因,除了曲好听外,还是歌词,特别是后两句“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到结局还不是一样”感觉自己婚姻就是属于那种哭的。
其实,刘爱喜欢这首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爱在网上认识“随风漂荡”的那天,她正在听这首歌。从此,只要听到这首歌,刘爱就会想起“随风漂荡”。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只要听到这首歌都是这样的感觉。
刘爱从小就有这种习惯,也许就是情怀或者情感恋旧。每当第一次听到一首自己特别喜欢的歌,她就会想起当天所发生的事和人。如当年风靡一时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那天夜晚,她刚好走在华强北大街上,一声“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飘荡在空中。刘爱一听就被感染了,脱口而出“好听、好听”,她立即挤进围着的人堆里一看,一个帅气的小伙子,站在一个商场门口,配着音乐,弹着吉他深情地演唱着。刘爱,一直站了一个小时,反来复去地听着这首歌。从此,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她都会想起那个小伙子,想起华强北……
听了几遍《朋友别哭》,“随风漂荡”还是没有给刘爱打招呼,她有点心急了。
刘爱正想发一个“微笑”表情过去,“随风漂荡”的聊天框里跳出来一句。
不好意思,刚才在整理资料,是挂在线上的。
我说你半天不给我说话
———刘爱似乎有点嗔怪。
不好意思了
没事那你先忙我听一下歌
好吧最多二十分钟
刘爱没有回答他,自己又找到了刘嘉亮的歌《你到底爱谁》听了起来。到了高潮部分,刘爱还跟着唱了起来“求求你给我个机会不要再对爱说无所谓如果相爱是完美就让我们用真心去面对”。这时,手机响了起来,一看是老公于荣打过来的。
“咋了,有什么事吗?”刘爱问于荣。
“哦,是这样的,从湖南来了一个老朋友,原定是晚上六点半可以到深圳,可是,晚点了,现在才下飞机,我们几个朋友在酒店等他。如果太晚了,我今晚就不回家了,我们几个老朋友都在酒店开个房住了。你呢,也早点睡觉吧。好吗?”于荣一直在解释着。
“还好吗?不就是打个电话告诉我一声而已。”刘爱突然一股烦恼从心底冒出。隔三差五都这样,不是老朋友来了,就是老客户来了,反正就是应酬。唉!刘爱叹了一口气,除了非常无奈,还能怎么样?
刘爱走到酒柜拿出瓶红酒倒了一满杯,边回到电脑桌边唱了起来“一个人喝醉好想找个人来陪”,瞬间,她喝了一大口,坐了下来就给“随风漂荡”发了一句话。
你可以陪我聊天到天亮吗?今晚!
好久,对方没有回过话过来。刘爱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20秒、30秒、50秒……一分钟。
刘爱,似乎有点失望的样子,嘟起了小嘴巴。随后,又喝了一大口酒,眼睛睁得大大,一眨不眨地看着电脑屏幕。
可是,聊天框里什么都没有。三分钟了。
刘爱转身来到了窗户,外面五光十色的灯光不断地闪烁,在黑夜显里得非常刺眼。是呀!深圳真是一个不夜城吗?也真的是越晚越多故事吗?
谁能告诉我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