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双亲宴(二)(第 3/4 页)
胡父只能把话咽下去,莫母说:“兰花他爸爸不抽烟,不过家里倒有些烟。”说着去拿了一条烟出来,开了包装,递了一盒给胡父。
胡母说:“别抽了,就你一人抽烟,整个屋子里的人都要闻烟味。”
说话间,莫父已经回来了。
莫母上去接过莫父的外套,责备地说,“不是说好今天早点回来吗?”
莫父一脸抱歉,“公司本来早点就结束了,沈阳的林总今天来长春了,又陪他坐了坐。”看了胡父在抽烟,自己也抽出一支烟点着。胡母问他,“你不是不抽烟吗?”
“以前做生意哪有不会抽烟喝酒的?应酬多,搞得身体都不好了。烟是前几年戒的,酒也喝的少了。不过今天我得跟少聪爸好好喝点,家里有好几瓶好酒,就是没人陪我喝。”
席间,莫父秉承惯例,酒喝到正酣处谈正事。“江西和吉林隔着几千公里,因为这两个年轻人,让咱们四个老人家也都互相认识了,真是缘分啊。”
大家点头称是,莫兰花看了胡少聪一眼,又伸出手牵住他的右手。
“真是的,少聪还没吃完饭呢。”莫母说。
莫兰花脸一红,松开了胡少聪。
“少聪和兰花一样,都是独生子女。做父母的都想孩子离自己近一点,当初你们怎么放少聪来这么远的地方读书的。”
莫兰花说:“为了让他遇见我啊。”
“别瞎说,别插话。”莫母严厉地说。
“孩子大了,有能力自己决定了,他去哪所大学,报考什么专业都是少聪自己决定的。我和他妈妈文化水平低,而且我也相信少聪这孩子,做事都是慎重考虑的。”
“少聪确实是一个稳重的孩子,给人的感觉特别靠得住。他们现在也毕业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着急着结婚,我也尊重他们的意见,毕竟现在少聪还要继续读研究生。兰花呢,”莫父看向女儿,“她不爱学习,我也不勉强,就让她找工作。可是一个女孩子去北京工作,我不放心。她从小没受过苦,娇生惯养的,留在我们身边,我还能照应过来。”
“再说少聪,三年研究生毕业,我也想让他回长春来工作。北京,单说一套房子就不是年轻人辛苦几年就能搞定的。在长春的话,好得多。而且这样说,他俩留在长春,什么都不需要操心。我知道这样他们离你们远了,可是北京到江西和长春到江西其实差不多了,坐飞机怎么都需要半天时间。他们也在长春念的书,各方面都熟悉了。”
莫父又对胡少聪说:“少聪,长春虽然比不上北京,但是生活轻松多了。长春各方面你觉得还行吧?而且通信研究院,我让人问了,长春也有几家不错的,以后我可以托人帮忙关照一下。”
胡少聪不知道怎么回答,“长春确实是挺好的。”
“对吧,”莫父秉承生意谈判的技巧,获得自己预期的回答后立马接过话顺着说下去,“我跟你阿姨在这生活了几十年,觉得还是很好的。虽然冬天冷吧,但室内都是有暖气很暖和的。不知道我这么说,您们怎么看?”他冲着胡少聪父母说,说完话给胡父满上了酒。
胡父说:“说的对,做父母的哪有不想孩子离自己近一点呢?其实对我们来说,少聪我们很放心。现在交通方便了,去哪里也都不算远。少聪和兰花他们是想留在长春还是想去北京,我都没有意见。孩子大了,什么事都要自己决定,像咱们虽然说是为了他们好,但是毕竟眼光还是停留在我们自己身上,从我们自己出发的想法,只能给孩子提建议,他们肯不肯听,就由他们了。”
胡父端起酒和莫父碰了杯,放下酒杯,胡父又接着说,“少聪这个孩子太懂事了,他上高中之后,我就把他当成大人来看了。他上了大学,也靠着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没问我要过一分钱。做父亲的,总觉得委屈了他。他的选择我从来不会阻止他,因为从小到大他没让我失望过。他跟我说他想考研究生,想去北京搞科研,我就觉得这就是我儿子该做的事。咱们当大人的,老是替孩子操心,其实他们也都长大了,很多事我们应该放心地让他们去选。”
胡父又端起酒杯,和莫父一饮而尽。“操心不过来,说一句粗一点的话,咱们这一辈子还有多久,他们的一辈子还有多久呢。”
父亲的话,听的胡少聪鼻子酸酸的,低下头吃了两口饭,才忍住泪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