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闻部(二)(第 2/3 页)
陈镁君没想到工作后还要面对“领导催婚”这种事,心里生气,但又不能直接拂了杨副部长的一片心意。
“那么专题报道什么时候交?”
杨海没想到陈镁君现在重点关注的是这件事,“也不着急,阴天下午前给到我就可以了。”
“好的,杨总,那我先出去了。”
下午,陈镁君借了摄像器材,如约来到图书馆馆长办公室。不等陈镁君自我介绍,馆长就说:“你一定就是晨呓报社的陈镁君记者吧?”
馆长矮胖身材,穿着一身宽松的西装。他头发灰白,整齐地向后梳着。圆圆的脸上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陷在肥肉之中,大耳朵,小眼睛,鼻子短而宽,嘴角上蓄着胡须。由于邹馆长五官较小,镶嵌在他肥肥的脸上,活像在一滩淤泥上扔下的几块石子。
看到陈镁君,邹馆长本想立马站起来,结果腿被桌子卡住了。于是他不得不将座椅后移,扶着桌子慢慢起身。
“邹馆长,不过我现在还不是一名记者,只是一名报社编辑。”陈镁君如实说道。
“今年刚毕业?”
陈镁君点了点头。
邹馆长那双小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陈镁君,笑着说:“我领你去展区,放歌此时就在那里。”
邹馆长腿短,步幅小,步频极快。他走得快,宽松的西装鼓鼓生风,到了图书馆四楼油画展区。
“放歌,放歌,”邹馆长大声喊道,一个高挑带着黑色眼睛的年轻人跑了过来。
“这是晨呓报社的记者,陈镁君。”邹馆长说,“专程来采访你的这个油画展。”他重重地看了年轻人一眼。
邹馆长又看向镁君:“这位是章放歌,很出名的青年画家,也是广州青年油画协会的副会长。他可是一个大才子啊,这里面的展出的油画很多是他的作品,这次‘新视界’油画展览也是他一手策划操办的。”
青年画家面色平淡地向陈镁君伸出手,“你好!”
邹馆长本打算要回去,陈镁君忙说:“这次图书馆举办的‘新视界’油画展览反响很好,请问一下邹馆长是什么机缘让您决定承办此次展览?还有您怎么认为,现代人民对于油画这种艺术作品的理解,是否具备足够的鉴赏能力?”
邹馆长这才想起陈镁君是来采访的,自己还有个图书馆馆长的身份。他立马严肃了起来:“‘知识惠东莞,读书泽莞人。’图书馆一直本着传递知识,弘扬文化的宗旨,为每一位东莞人做好服务,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无论是小孩、大人还是老人,只要来到图书馆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读书人。我特别喜欢我们馆里悬挂的那句标语——‘你读书的身影,让城市更加美丽。’因为他们努力读书的样子,就是东莞这座城市最好的文化象征。
并且,我们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对文化传播的多样性。我们不仅丰富藏书数量,还打造电子阅览平台,并且经常开办文化讲座。类似本次‘新视界’优化展览,我们以前已经搞过多次,今后会更加大力的持续下去。我们想把图书馆打造成一个更大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普通市民和艺术大家联系在一起。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