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策划案(第 3/4 页)
百年难遇的风潮,她不会放过,她要做时代的弄潮儿,发挥自己的价值。
所以她在这里的时间是有限的。
她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做出足够耀眼的成绩,给予这片地区。
所以她定的策划是教育脱贫。
这只是一个远景的策划案,对于现在来说,只是一个只会吞钱的无底洞,一个不切实际的狂生妄谈!
今年新年的时候就交上去了,一直搁浅,就算以苏潇潇的成就和能量,依旧支持者寥寥。
饭都吃不饱,没有粮食,谈什么教育脱贫。
而且现在连高考都没有,连上升途径都没有,学那么多有什么用!
军区自然知道教育是有用的,但这个推行下来花费太多了。
没什么成果,还费太多钱,他们知道这事儿有意义,但有意义也不能当饭吃啊。
把这笔钱省下来,军区能做的事儿多着呢!在这年月,军区也没有余粮啊!
因为苏潇潇的面子,所以也没有打下来,连个回复的都没有,一直放着,直到前不久才通过。
为什么通过?
这还是因为前不久传来即将高考的小道消息,大家才下定决心。
要大搞教育!
不仅军区内部要搞教育,还要支持本地的政府搞教育!
所以前段时间才那么忙,就是在看周围的村子。
苏潇潇是在看以后希望小学应该设立的位置,她带的办公室的人是开始宣讲希望高中招生的政策。
要想一个事物长久存在,那必然要有利可图,再不济,也要收支平衡。
按照她的规划,这里面是有搞头的。
愿意上希望高中的人,学费全免,书本费等各种费用全免,生活费尽量补贴,全力支持他们上完高中。
要求就是以后要还,考上大学之后,寒暑假可以回来打工还债。
若是大学没有时间,考完大学之后也可以工作后还债,如同后世的助学贷款一样。
这里面应该要有一定的利息和时间限制,不过都会请当地政府监督核算,所得的盈余收入都会用于希望小学的建设。
这只是她的想法,之后落实下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她也不知道,总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
她相信,这个时代,还是好人多,有公心的人多。
这里的人想上学的心情是很迫切的,学校办成之后,人民群众的监督肯定是少不了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