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尽入囊中(第 3/4 页)
就像公摊面积,墙壁厚度一样,大致能感觉到。
地窖就不一样了。
只要没有遇到温泉,地热,辐射等,想挖多大挖多大。
距离苏潇潇不远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洞口。
洞口不大,一个人过还是简简单单的。
苏潇潇从别墅找好各种探险装置,当然这不是为了防暗器之类的,又不是盗墓。
就是单纯的自家放东西的地方!
拿了一个小型氧气瓶,再检测一下有没有有毒气体,然后就可以拿着强光手电下去了。
毕竟长期密闭了那么久,还是得稳健点。
苏潇潇顺着石阶迈步而下。
地窖大多是方形或者圆形的,防水防潮还保暖。
当然,现在是夏天,地窖还是很凉快的。
地窖四周是由青色矩形石头堆砌固定,苏潇潇用强光手电往四周照射而去,没有任何花纹壁画之类的。
估计只是一个存东西的地方。
地窖大约有七八十平米,面积不大,地面没有水泥浇筑,还算干燥。
说明有通风设施做的不错,适合保存。
“哇哦!”苏潇潇走到放置东西的架子旁,用手一寸寸抚摸。
如果她没有看错,这架子应该是阴沉木做的,而且年份还不短。
乌木又称阴沉木,有“纵有黄金满箱,不如乌木一方”之说。
但阴沉木根据年份和质地的不同,价格相差很大。毕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年份越久价格越贵。
架子一共有四个,没有放满,但根据制作手法来看,应该是出自一人之手。
这价值又增加了。
苏潇潇开始打量这摆放的一个个匣子。
匣子的制作材质大都不同,有红木檀木酸枝木等。
苏潇潇随机打开了几个,摆放都是有规律的,字画字帖等一个架子,瓷器一个,珠宝首饰一个。
还有一个架子专门放了外婆给原主做的东西。
苏潇潇的视线被这个架子最上面的匣子吸引而去。
根据摆放的顺序,越往上越贵重。
这个匣子里是一套红宝石金丝头面,看这手法好像是外婆打的。
外婆是个老手艺人,善雕刻,篆刻,还会做头面,制衣等,堪称老手艺的传承者。
外婆总说自己会的多但都不精通,可苏潇潇觉得这是谦虚说法。跟大家比起来是差点,但绝对属于专业一流。
外公总说自己是高攀了。
漏风小棉袄安清酌对此也认同。
商人地位自古至今都不咋高,比手艺人还差。
这地位还是改革开放后才渐渐提升的。
装头面的匣子是金丝檀木,上面还刻了潇潇,百年好合之类的祝福话语。
应该是外婆给苏潇潇做的嫁妆。
下面还有一套匣子,比头面那套小了点。
刚打开,入目便是一行簪花小楷。
“最美不过出嫁时,为君铺十里红妆。”外公外婆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