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釜底抽薪(第 3/4 页)
之所以选择往北走,是因为根据探马传回来的消息,兀颜光兵分两路,一路由琼妖纳延统率,南下走中京道东行再北上,一队由阿里奇为先锋,兀颜光殿后,直接向东进发,直捣黄龙府。
所以,无论是往西还是往南都会与辽国大军相遇,以杨峥这点兵力,遇到大军,必死无疑,所以杨峥只得北上绕道,一来,劫掠辽国北方,完成补给的同时,也扰乱辽国后方,让兀颜光疑心,延缓兀颜光大军的速度。
不一日,杨峥已北上二百余里,前方乃是一座小城,兴国府。
杨峥原本不想在兴国府多做纠缠,准备绕城而走,却不想兴国府守将是个关心百姓的人,即便是在距离兴国府南边并不遥远的泰州已被金军攻占的情况下,兴国府守将依然为了能让城中百姓方便生活,敞开城门,甚至连个城门守卫都没安排。
面对如此关心百姓的守将,杨峥感动了,既然兴国府守将都如此大公无私了,想了他去化点缘,弄点行军必备的干粮也不过分吧。
于是,杨峥带着五百人马,施施然的进了城,居然连个阻拦的人都没有,要不是半柱香之后,杨峥在城守府中看到了一个喝的伶仃大醉、大腹便便的粗鲁汉子,杨峥都差点以为兴国府守将不战而逃了。
既然兴国府守将如此大方,杨峥自是也不跟兴国府守将客气,让手下人马备齐了干粮,这才送兴国府守将上路,全程可谓是轻松至极。
这让杨峥一度感慨,若是辽国守军都如兴国府守将这般慷慨大方,那该多好。
当然,由此,杨峥也验证出来,这想要获得系统认可的属性加持,看来斩杀这种酒囊饭袋是不行,还得对那些有名有姓的辽国大将下手才行。
离了兴国府,杨峥继续北上,据此西北有一座大城,上京道静州府,属辽国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其民多为丁零、铁勒人部族,其时共有八大部族,故称“乌古敌烈八部”。
丁零、铁勒若干年以前也算是大族,曾经也算显赫一时,尤其在南北朝时期,算是铁勒一族的高光时刻,当时先后有副伏罗氏建立了高车国,阿史那氏建立了突厥汗国,契苾氏建立铁勒汗国,薛延陀建立薛延托汗国等等,曾经给南方政权带来莫大的威胁。
所以到了辽国,契丹人大肆打压铁勒一族,将其分化压迫,一部分与鲜卑融合,又随鲜卑汉化,一部分设立乌古敌烈统军司,进行统一管辖镇压,原本强大的铁勒一族,再也不复往日的荣光。
乌古敌烈统军司乃是辽国为管辖北方乌古敌烈八部所设官署,设有统军使和督监等职,军政合一,皆由统军使统管。
乌古敌烈统军司为便于管理乌古敌烈八部,将其分化治之,在北方修建五座大城,供其民居住,一来便于管理,二来,作为北部边境的第二道防线。
而乌古敌烈统军司下辖这五座城池,由东向西分布在辽国北部一线,分别为静州城、静边城、巨母古城、河董城、塔懒城,其中河董城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治所。
静州便是是乌古敌烈统军司最东边的一座城池,也是勾连东西的的一座重要枢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