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长平十六年(第 4/4 页)
    “太女千岁,东临君千岁。”
    “草民前日去庙里上香,特意为太女和东临君求了一卦,道祖说你们的天赐良缘!必定能白头偕老!”
    “草民的女儿在民学读书,是上旬考核的头名,拿回家五两银子。草民要给太女和东临君送新婚贺仪,求千岁成全!”
    “草民并非有意对着太女殿下流鼻血,请殿下恕罪。”
    ......
    纪新雪和虞珩沿路百姓热烈的祝福下回到宫中,继续尚未完成的大婚和册封。
    与此同时,每隔半刻钟,金吾卫便会告诉仍旧停留在距离宫门百米的位置,迟迟不肯离开且人数月来越多的百姓,大婚和册封有何进展。
    除非长平帝突然要迎娶继后,否则整个长平朝都不会有规模比储君大婚更盛大的婚事。折腾人的程度,也远非寻常。
    对于纪新雪和虞珩来说,唯一的安慰便是有人陪着他们折腾。
    他们跪,不仅朝臣得跪,因为大虞立储前来朝拜的小国使者也要跪。
    如清河郡王这等地位非凡的宗室长辈,也因君臣有别,在清河郡王世子的搀扶下跪了两次。
    好在礼部官员有先见之明,提前准备了各种祭文。
    磕头磕得头昏脑涨的纪新雪和虞珩仗着读书时未曾懈怠,当场仿写出数篇立意不同却更加深刻的文章。向朝臣证明,没有‘小抄’,他们也行。
    这样大喜的日子,哪怕是私心再重的人,也不会因为东宫之主展现才华不高兴。
    本就热闹非凡的大殿,像是兜头浇下整盆的热油,顿时变得更加喜庆。
    随着长平帝将崭新的金印和金册,正式放入纪新雪和虞珩手中。
    哪怕原定于后日的太庙册封无限拖延,只要没有长平帝的明旨废太女和东临君,纪新雪和虞珩就会是东宫唯二的主人。
    “儿臣必不会辜负阿耶的厚望。”纪新雪和虞珩异口同声的道。
    “好!”长平帝亲自弯腰,轻而易举的提起已经接近力竭的两个人,眼底皆是骄傲和信任,“吾记得你们的话,你们也不许忘记。”
    苏太妃最宠小辈,见不得长平帝这等毫无顾忌的给孩子施压的行为。
    她正要劝长平帝莫要在纪新雪和虞珩大婚的好日子,还督促两人上进,平白扫人兴致,却被苏太后抓住手臂。
    贵太妃见状,变得花样儿的夸纪新雪和虞珩,恨不得将他们说的天上有地上无。最后还不忘点题,长平帝教导出这样的佳儿,才是最厉害的人。
    其余有幸留在宫中养老的先帝嫔妃,无论有没有眼色,都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做,才能让掌握六宫大权的苏太后和苏太妃看她们顺眼。好话如同下饺子似的,争先恐后的往下落。
    长平帝的嫔妃见状,也不甘示弱。
    只用几个呼吸的时间,嫔妃处夸赞纪新雪和虞珩的声音,便能与朝臣那边相比。
    双方开始觉得彼此的存在碍眼,甚至卷了起来。
    那边朝臣引经据典,字字直击要害。
    这边嫔妃感动落泪,全靠感情取胜。
    纪新雪和虞珩在各式各样的恭维声中,默契的挪向角落,趁着众人不注意,溜之。
    新房在东宫。
    从六月起,他们就亲自画图纸,令心腹重新修葺东宫。
    可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的心血。
    金册和金印胡乱堆积在床边的矮桌上,为色彩艳丽的珐琅酒壶和两个小巧精致的酒盏腾出足够的位置。
    纪新雪拒绝虞珩让他先卸凤冠的提议,亲自拿起酒壶。
    嗅着浓郁的酒香,纪新雪脑海中浮现许多没头没尾的念头。
    合卺酒,应该说点什么?
    承诺的话太煽情,不适合他和虞珩。
    表白的话太幼稚,不适合老夫老妻。
    直到两只手臂不分彼此的圈合,纪新雪仍旧没想好该说什么。
    “我爱你”
    耳边忽然响起略带沙哑的表白。
    纪新雪诧异的抬起眼皮,喜悦像是忽然涨潮的海水,瞬间侵袭他的心,随着血液蔓延到身体的每个角落。
    他知道虞珩爱他。
    也不止一次的听过这句话。
    但他从来不知道,每次听这句话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喜悦。
    纪新雪以从未有过的豪放姿态,饮尽手中的酒盏,凑到来不及有反应的虞珩嘴边,将酒水渡给对方。
    他们的合卺酒。
    怎么喝,他说了算。
    酒水在交缠的唇舌间彻底消失的瞬间,纪新雪终于放松紧绷的嗓子,找回平时的声音,“我爱你,不仅余生只有你,还想将你烙在灵魂上,生生世世与你相守。”
    话还没说完,纪新雪的脸颊已经彻底被灼热侵袭。
    他明明想给虞珩海誓山盟,为何出口却这么像土味情话?
    更加沙哑的笑声顺着纪新雪的耳廓蔓延,其中的愉悦轻而易举的令他的半边身子陷入难以言喻的酥麻。
    算了,只要凤郎开心,土味情话也没什......唔。
    是已经分不清味道是辛辣,还是甜蜜的另一盏合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