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疑心渐起(第 3/4 页)
张幼谦的一席话,听得我有些触目惊心。他的话可信度不低,老孙头说当年六扇门高手如云,后来许多高手走的走、死的死,这与齐王造反的时间刚好吻合。吕仲远为了守住秘密,极有可能是将知情之人害死了。
一想到这些,我头皮就发麻。我问,接下来怎么办?
张幼谦说我要知道我还问你?不过一位哲人说过,当你一筹莫展之时,不妨试试将它放在一边,也许哪天就会有收获了。
哪位哲人说过?
张幼谦嘿嘿一笑,正是本少爷。
虽然张幼谦极不情愿,但还是给了我二万两银子,作为我给他和林红衣牵线搭桥的报酬。当天下午,我带着这银票去找吕仲远。
吕仲远正在书房摆弄蝴蝶兰,虽是寒冬,这蝴蝶兰却也逆时开放,见我进来,道,怎么,有什么事?
我说上午说提红衣捕头的事儿,我考虑清楚了,还请大掌柜也能考虑一下。说着,将银票递了过去。
吕仲远哈哈大笑,孺子可教也,其实,上次执事会议,我就提议让你升任红衣捕头之事,当时还担心你无法胜任,想不到才半天,你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
我说都是大掌柜调教的好。
心中却把他骂了一百遍。
在六扇门,红衣捕头就意味着你正式的进入中层了。在六扇门,红衣捕头的俸禄每年一百二十两银,当然这笔钱可以忽略不计,成为中层,就意味着手中有点小权,从而有了大把捞钱的机会了。这种机会,有个比较文雅点名字,叫权力寻租。
比如六扇门中负责防火的一个红衣捕头,每年靠对各大商铺、门派的防火检查,一年就能捞金银无数。这也怪不得他们,为了当上这个红衣捕头,肯定要花不少银子,钱花了,要是找不到门路捞钱,传出去会被同行笑话的。
我要当红衣捕头,当然不是为了钱,盗圣门弟子从来不缺钱,我之所以要当,纯粹是因为张幼谦成了红衣捕头,前不久他一有机会就拿这事儿来显摆,我就是为了争这口气。
京城,谢府。
谢士廷乃当朝阁老,又是皇帝身边红人,还是大明王朝的财神爷,三个身份中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人垂涎不已。所以他过五十大寿,前来贺寿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