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闹公堂(第 2/4 页)
我问道,武三郎在家嘛?
一连几声,没有人应答。不远处一个老汉正在乘凉,我们过去打听,却被告知武三郎因通倭被松江府抓了起来。
我惊道:这怎么可能?
那老汉道,哎,三郎最恨倭寇,又怎么会通倭呢,只是他……那老汉似乎知道什么,却又有所顾忌,我说不妨到里屋去谈。
经过一番交谈,我们才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事还真是与秋蚕有关。
今年江浙一带改稻为桑的农户颇多,如今秋蚕收成在即,松江府按照一斤生丝六钱银子的价格收购蚕丝,这引起了桑户的不满。
若在往年,一斤生丝价格要在一两二钱左右,今年是灾年,桑农本来指望靠这个来度过饥荒,谁料一年辛苦下来,三亩桑田耕作半年,连十两银子都卖不到。
在打听到临府生丝价格在九钱一斤时,武三郎带着百姓前往别的州县卖蚕丝,结果被松江府知府得知,随便安了一个通倭的罪名,将带头之人武三郎抓了起来。
如今武三郎被关在松江府大牢之内,明日就要升堂问罪。
我闻言怒道,这真是岂有此理,松江知府又是何人?
老汉道,还不是原来的知府罗有道,罗三尺。
我问道,什么是罗三尺?
老汉愤然道,罗有道当官,真是网罗钱财,当官有道,咱们松江府的地皮早已里三尺、外三尺被刮了个干净了。
这家伙怎么又官复原职了?当日倭寇攻占崇明岛之后,他不是带着三房姨太逃跑了嘛?按照大明律,守城官临阵脱逃者,当以叛国论罪,怎么倭寇退了,这家伙出去转了一圈儿,又回到这里了?
老汉见我疑惑,解释道:这罗知府,据说是江南织造局冯公公的的干儿子,这次收蚕丝他在冯公公面前夸下海口,要给江南制造局收齐两万斤生丝。
我心中恍然,原来如此,这罗有道想立功,又不肯按朝廷的市场价收购蚕丝,于是逼着百姓偷偷去临县卖,而武三郎是带头之人。
我理清其中关键,告辞出来。
我问逍遥二仙,大宝、二宝,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无眉鬼道,哪有那么多废话,直接半夜去那罗三尺家,去把他脑袋割了,这也算是为民除害不是?
面瘫怪道,不对,不对,你太残忍了,割脑袋太残忍了,我建议还是拍成肉泥比较好。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