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第 2/4 页)
现在实验室那边有关光传感器的纵深实验一直没停下,未来钱途无可限量。
此时传感器①号无尘车间里,无数机械臂正在半空中高速运转着,一排排流水线上,穿着无尘服的操作工、用电脑检测产线上的传感器模块性能。
车间绿色塑胶走道尽头,七八个头戴无尘帽、身穿无尘服的男子,边聊边朝产线上走来。
“第一批两万枚传感器,已经于上个月底交付客户;
我们的良品率从试制的68%提高到现在的75%;
硅晶涂层的改良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下一步我们打算……”
光传感器总负责人姚鑫,一边走一边向韩义汇报着工作进度。
韩义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有的姚鑫不清楚,就由旁边几位行政高管解答。
到了产线中部时,韩义停了下来,来到一名员工身后,看着他熟练的拿起半成品芯片、放在检测仪上做多项检测、用记号笔在芯片上画合格线,然后放回流水线,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韩义点点头说:“每个步骤都要严格要求。咱们光义对品质的要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千锤百炼,经得起市场以及时间的考验。
很早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日苯人说,同样的技术,同样的设备,日苯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比咱们中国人精度高。
还有,很多同样的东西,进口的就是比国产的好?这又是什么道理?
在我看来答案很简单,一个有主人翁精神,一个没有主人翁精神,这就是区别。
人家国外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家一样,做事认真负责,力求精益求精;咱们国家员工都是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甚至是糊弄事,这样做出来的产品能一样吗?”
姚鑫略带感慨说:“韩总说的是。国人行事讲究中庸之道,凡事都是大概,差不多,大差不离;
这种行事作风带到工作中来非常要不得;有时候就差那么多,做出来的东西当然是两个样。
还有做事讲人情,出现问题了,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提出来,为了不得罪人,感觉差不多就放行了,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