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维新变法裱糊 五(第 3/4 页)
“那可是太府寺的职权啊!”余深立即提醒,“太府寺的为宫内办事的……”
纪忆苦苦一笑:“这不是周国的办法吗?要不咱们再等等?若是周国的办法行之有效,咱们就借鉴一二?”
“不行,不行。”童贯摇头道,“侵夺太府寺的职权可不是小事……要不就把大宋银行归在太府寺,由宫中参与管理?”
“这个……”纪忆想了想,“还是由官家圣断吧。”
由宫中的内侍去当中央银行行长是有点不妥,不过找个进士出身的文官去当行长也强不了多少。
人才的问题,始终是摆在大宋新政面前的一道坎儿。
与此同时,东南商市那边又有大量的新政人才没有出路,对朝廷也怨言颇多,说不定还要闹革命……
一想到这道绕不过去的坎儿,纪大相公就有点脑仁疼了。因为他非常清楚,只要科举不废,新政人才在官场上就没有什么上升通道可言。而官场的中上层只要被传统的科举出身的文官把持,新政就会阻力重重!
可是要废科举而大用新人,纪忆也是不敢的——这可是同全天下读书人为敌的事情啊!
而且现在新式学堂的数量非常有限。如果不算军学,整个大宋的高等新式学堂只有区区几所,而且除了青城学宫之外,都集中在京东、上海两家商市之中。
而和新式大学配套的新式书院,同样集中在开封府和沿海几大商市之中。而新式大学的课程又和传统的儒家教育大相径庭,没有读过新式书院的儒生根本没法上大学。
如果废科举而用新学,至少在新式教育普及前,天下三百数十州的寒门士子,就没有上升之途了!
真要这么个搞法,沿海商市是满意了,可天下三百数十州就该揭竿而起了……
……
两府集议还在进行的时候,武好文和武好德两兄弟,联袂步入了崇政殿。
崇政殿中还有一队父子,便是大宋官家赵佶和刚刚改封东海郡王的赵楷。
赵楷和赵佶长得很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而且很有才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