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编剧带来的烦恼(第 2/3 页)
还有很多的影评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疑惑:“我不相信汤姆.汉克斯是一个头脑发昏的家伙,但是,我更不相信一个人能够同时拍好两部作品,从黑帮到特工,从上个世纪到现代,米斯特能玩转的过来吗?‘
这样的观点在米斯特的影迷中也产生了两派分歧,不过其中有一大部分铁杆粉丝,譬如海瑟薇就在自己博客里反驳道:“看完电视剧后再看电影,能够这样连续欣赏米斯特的作品简直太幸福了,至于别的,电影都还没拍出来,你们怎么知道到底好不好看,话说当初米斯特要拍摄电视剧时不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吗?啊不对,我说错了,是米斯特这一路走来,不是一直都被质疑吗,可是结果呢?你们做不到的事情,米斯特可不一定也做不到!”
当然,也有一些明星好友对于先森表达了期待和祝福,杰克.吉伦希尔:“其实我并不知道《逍遥法外》剧组那边是什么情况,但是每天看到米斯特在执导《大西洋帝国》时那种轻松的表情后,我就知道,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事。”
茱尔.巴里摩尔:“他不会让别人失望,只要你相信他。”
虽然没有指出名字,但很多人都知道,这里的他是指米斯特.森。
在这种纷纷扰扰之中,时间很快的来到了六月初,此时《大西洋帝国》放映剧集已经过半了,和先森预料的一样,除了第三集时那次因为剧情缘故收视率下降之外,之后的收视率又反弹回升了起来,然后便一直呈现一种不大的起伏趋势,按照贝拉.玛索给自己的不完全的统计,平均每集的收视率在400万人次左右,这对于h波电视台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了。同时进行的另一部电影《逍遥法外》的拍摄也很顺利,因为有着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搭配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所以进程也相当的快速,大概在下月初便可以成功杀青了。
《逍遥法外》的制作成本预算是五千万美元,米斯特自己收了一千万美元,这样的片酬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其实已经很便宜了,因为是双开的缘故,再加上梦工厂并不缺人来执导,所以在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谈价时也没有多加,这样的情况属于一个双赢的政策,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有了更多的经历去研究《少数派报告》,而米斯特也能够完成体内系统给他的“双开”任务。
和以往不同,在拍摄《逍遥法外》时,除了布伦特.威尔森担任摄影师外,先森也会亲自掌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替布伦特.威尔森能够更好的在两个剧组之间进行转换,要知道,拍摄电视剧《大西洋帝国》使用的可是多位电子摄像机,伪蒙太奇拍摄手法也是种独特的尝试和创新,这样的拍摄方式可不能用在电影上。
《逍遥法外》的剧情很有趣,而且这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为此,先森还专门去购买了一本自传体小说《有种来抓我:最非凡骗子的真实传奇故事》,没错,这本小说的作者就是电影中男一号的原型弗兰克.威廉.阿巴戈内尔。
有时候原著比剧本更有吸引力,对于梦工厂提供的剧本,先森对照原著进行了一番修改,他不喜欢编剧在故事中加入自己的东西,就像拍摄《大西洋帝国》一样,更好的去还原原著才是他所追求的。
在看完原著后,先森很轻而易举的就找出了编剧的几个错误,比如有这样一幕,剧本中弗兰克.威廉回到美国后,在飞机上往窗户外面看了看,说:“这就是拉瓜地机场,跑道44。”要知道,机场跑道的号码来自于指南针指向,是从01号到36号。所以根本就没有“跑道44”。
这里的编剧想当然的就这么写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时代背景错误,比如医院的火灾报警系统,要知道在1970年,美国医院还没有这样的东西,直到1980年初才开始使用的。
剧本中的错误有很多,有些是先森自己能够找出来的,而有些,则是他无法判断的。
“我的工作室似乎缺少了专业的编剧。”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