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雪上加霜(第 3/3 页)
大道理秋芝并不懂,可她心里很明白,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别说是一个闺阁千金,就是一个大男人,都未必有这样的勇气。
甄宝人和秋芝回了屋子,赶紧洗脸洗手换了干净的衣衫,就这一会儿的功夫,窗外瓢泼的大雨已然下了起来。
她手捧着一杯热茶,信步踱到了窗前,豆大的急雨砸在泥地上,腾起一股一股的轻烟。头顶青瓦铺就的屋顶,噼哩啪啦的象是放鞭炮,吵得她有些心烦意乱。
凝视着雨雾中黑黢黢的亭台楼阁,甄宝人心头也是阴云密布,立秋后的第一场雨来的声势浩大,似乎要将这巍巍的伯府一气儿冲垮。
之前她以为,只要在伯府内院站稳了脚根,多抓点儿银子傍身,谋个不错的婚姻搭档就行了,如今看来眼光还是太短浅了。
即使她做到了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
对京西伯府这样的世家来说,庙堂之上的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都可能演变成一场轩然大波。
如果自己对伯府外面的斗争情况一点儿也不了解,两眼一抹黑,谋求所谓的岁月静好极有可能就是一场空。
府内庭院深深的豢养生活,她看不到市井人民的疾苦。自穿越而来,有限的几次外出,不是在马车里坐着,便是出入宫廷和高门大阀的府邸,里里外外俱是一派繁华,迷了人眼。
高墙之外的大千世界究竟如何,她是一点也不了解。这个被某个人篡改了历史发展轨迹的后周皇朝,果然如朝廷宣扬的那样国力鼎盛?百姓果然都是安居乐业?
恐怕这只是个表象,繁华下面的根系或许已经开始腐烂。
既然扬州学子会为了破格录取官宦子弟而发动了****,类似于民国时期的五四运动,那就说明朝廷官僚及腐败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科举制度是寒门士子晋升官僚阶层的唯一手段,荫补是承袭先祖的余荫而补官……也就是说,祖上当官且有功勋,家族里必定有一人或者数人能补授官职。
荫补的官员多了,科举出身的普通学子自然就不能获得授官,民与官之间的矛盾自然就尖锐了。
如果真是一直这样斗争下去,后周皇朝早晚会大乱。
无论甄宝人怎样对伯府不满,但这深锁的重楼华厦总是她安身立命之所,面对着在瓢泼大雨中似乎摇摇欲坠的院落,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浮上脑海。
万一哪一天这个京西伯府都要垮了,她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