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不肯偷生(第 2/3 页)
此时,丧葬队伍中走在最前端的僧侣们已经过来了,一百多个刚剃过的光头,在阳光下锃锃发亮。
人群中又有人感慨地说:“不愧是世家名门,好大的排场。”
有人不屑地说:“什么世家名门?早就成空壳子,只剩个排场了。”
“这话怎么讲?”
“你看看,这一路过来,哪个官吏人家或是世家名门不是紧闭门户,更不用说设香案烛台来路祭了,可见这甄府已经要败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听说诚王府倒是设了路祭的,不过咱没见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插了一嘴。
有个上了年纪的老头感慨地说:“唉,诚王府当然不一样,那是娶了甄府的姑娘……小老儿还记得当年忠义侯出殡时,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十有七八设了路祭,连一些平头百姓也在沿途摆上香柱酒水,供行人拜祭。唉,也就不过是十多年,京西甄府没落打这个地步了,真是可悲可叹啊!”
或许是老人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生出感慨,一时大家都沉默了。
这时,不远处的酒楼里飘来隐隐约约的丝竹声,跟着便有女子的曼唱声传过来:“……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琉璃瓦粉黛墙,到头来都是蒿草地栖枭鸟。朝朝寒食夜夜初一,逃不过飞鸟投林残照明灭。若问古今英雄归处,黄土栊中白骨寒……”
耳听这歌声,眼看纸钱漫天,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谢姑姑端坐车里,一时心潮起伏,也是泪湿双眸。
她从大夫人的惨死,联想到自己身在宫闱三十余年,亲眼看到多少美人恩宠一时,转眼入了黄土。
与那些籍籍无名的宫女相比,她还算幸运的,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皇宫里自己先后做过宣宗皇帝的御侍、瑞妃的殿侍、安王的典侍,恩宠一时,最后还不是因为七皇子突然疯癫而成了替罪羔羊,若非魏贵妃出手搭救,差点性命不保。
如今虽苟安一时,将来却不知道归宿如何,谁是葬自己的那个人?谢姑姑正触景伤情,忽听车外有人说:“快看,甄府的孝子孝女们过来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