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身世之惑(2)(第 2/2 页)
“嬷嬷,老夫人让您快去看看,姑奶奶难产了……”
馨大姑娘怀孕期间,一直以泪洗面,懒怠走动,徐嬷嬷早就劝过无数次,可她年纪尚轻,恩爱夫妻骤然和离,腹中孩子前途未卜,如何能看得开?难产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
馨大姑娘一身是血,如一团破布般的模样,此刻似乎仍在徐嬷嬷眼前。
可怜的七姑娘,生下来瘦得小猫一般,浑身青一块紫一块,显然是憋得太久,可却奇迹般地,带着一口气。
“……看着雪团般的小儿,我心里不忍,只管拖拖拉拉着,盼着老侯爷能醒过来。许是苍天真听到我的声音,黄昏时,老侯爷真的醒了过来,就说想见七姑娘。我抱着七姑娘过去时,老侯爷已是回光返照了,看到七姑娘,老侯爷十分欢喜,说什么此女眼露宝光,定有神佑也,当场给七姑娘取名为“宝”,亲口将七姑娘记在大老爷名下,又嘱咐大夫人好好教养,且直到老祖宗点了头,老侯爷这才撒手西去。有老侯爷临终嘱咐,七姑娘性命是保住了,可是老祖宗和伯爷恨她夺走老侯爷的命,又认定她是不祥之人,自此都厌恶她。”
秋芸默默地流下眼泪,从前就发现老祖宗对七姑娘特别苛刻,只道是她不喜欢七姑娘的性情,却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因果。
徐嬷嬷看着秋芸说:“若没有干娘的拖拖拉拉,七姑娘的一条性命早就不保了,到如今,老祖宗想起的时候,还三番五次责问我,是不是故意拖延的?所以,秋芸,干娘不是心狠的人,只是怕老祖宗迁怒于你,卖掉还是事小,到时候随便找个事由将你送官,你便没有出头的日子了。”
“我知道,干娘你是为我好。”
徐嬷嬷漫不经心地点点头,记忆的封条一旦打开便泛滥成灾。这桩陈年旧事,当时她就觉得疑点颇多,如今隔着十几年时间再回头看,还是觉得云遮雾绕。
以温家与甄家的交情,两家如此的地位,又怎么会三年无出就和离呢?大不了将一个庶子记在名下,延续了香火就是了。再说,大姑娘生养绝无问题,根本用不着和离,伤了两个家族的颜面。
当时老祖宗甚至提议打掉这个胎儿,老侯爷却又为何执意不肯?而后临死之前还特别给她一个保障?
想了想,徐嬷嬷继续说:“老祖宗怕七姑娘耽误馨大姑娘终身,正好当时大老爷的方姨娘难产死了,便说是她生的七姑娘,又封了少数知情人的口。一年后,馨大姑娘嫁给广州知府范知章做继室,范知府长馨大姑娘十九岁,并不知道她曾生有一女……”
说完这些,徐嬷嬷疲倦地闭了闭眼睛,泪盈于睫,吁出一口长气。
秋芸却是被惊吓地半天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