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另立门户(1)(第 1/3 页)
“姑娘,这是照你吩咐让牙行绘的地图。”李墩子从怀里掏出折叠整齐的图纸,细心展开,放在桌子,又轻手轻脚地抹平褶痕。
甄宝人在旁边冷眼看着,越发觉得自己的眼光不错。
李墩子为人灵活不说,做事还不象一般的年轻男子毛手毛脚,他的细心周到,尤其是学习的能力,远胜于一般人。
只可惜他前半生为人奴役,若是生在商贾之家,大概会是个长袖善舞的经商人才。
不过,他的这种情况对于甄宝人而言,却不是坏事;眼下这种情势,安南国战乱荏苒,为了安全起见,她反复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暂时在颍州安家,那么无论是下一步计划买房子买地,都需要在外面抛头露面,她身边就离不了这样一个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今农事在即,相比于买房子而言,买地可是迫在眉睫的事儿,这可关系到她们这些人未来一年的吃喝大计。
“牙人说,这一块紧临着河的是上田,灌溉十分方便,收成有保证,一共有四十亩,二两银子一亩,总共需要八十两……”李墩子在地图上指指点点说。
一旁绣衣服的秋芸抬起头,惊愕地瞪大眼睛说:“二两银子一亩,怎么这么贵?”
“秋芸姑娘,你不知道,这块田冬季可以种麦子,夏季还可以种两季水稻,据说亩产可达一石二斗,如今的米价一石六百文,四十亩水稻一季收成……”李墩子掐着手指算着。
看他掐指算了半天也没有算出来,甄宝人一皱眉,忍不住出声说:“不用细算了,一共四十八石。”
李墩子想了想,惊叹地说:“姑娘真厉害,这么快就算出来了!”
甄宝人扯了扯嘴角。这有什么难的?最简单的加减乘除,二年级的小学生都会算。
秋芸则得意洋洋地说:“那当然,墩子,咱们姑娘是谁呀?心比比干多一窍,以后做生意,谁也蒙不了咱们。”
甄宝人看她骄傲的模样儿,不由好笑,继续往下说:“这样算下来,一季水稻可收四十八石,一年两季水稻,一共可以收九十六石。租给佃户,如果每亩收八斗的租金,每年共收六十四石。一石六百文,一年租金大概收入三十八两。李墩子,我算的对不对?”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