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福兮祸所伏(第 1/3 页)
嘉平六年腊月十三,忠义伯府一日之内连续接到了皇上的两道圣旨,宣旨的大太监离开后,伯府的大门前立刻鞭炮齐鸣,足足放了一个时辰,吸引不少附近的百姓来围观,比起过新年还要热闹。
其中自然有好事者,向伯府的下人们打听,不逢年不过节的,看府里又不像是要办喜事的,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放鞭炮?
伯府的下人们自然是喜气洋洋地说,各位是不知道,咱们家的四姑娘被天家赐婚给诚王了;七姑娘自愿在三清观为生母祈福,母亲身体一日不痊愈,便一日不回府,被皇上册封为“贞德孝女”以示嘉奖,这样的大喜事府里自然是要放鞭炮的。
“唉哟,忠义伯府的六姑娘被皇上封为淑华刚刚进了宫,四姑娘又成了诚王妃,七姑娘被册封为全国孝女的典范,怪不得京城传扬甄氏之女,堪比万金,果然不假……”坊间百姓惊讶之余,奔走相告,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京城的各个角落,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上次安王遇刺。
这次伯府可算是三喜临门,第一桩,朝廷因伯府的四姑娘贤良淑德,赐婚为诚王妃,大概是诚王早已等得不耐烦,喜事儿就定在腊月二十二,留给伯府准备大婚的时间不足十天。
第二桩,因为伯府的七姑娘侍母至孝,自愿入三清观为母祈福,其母病体一日不愈,本人便一日不回府;孝义可嘉,感天动地,可为大周女子之表率,表彰仪式将于三日后在三清观举行,届时伯府的一干人等都得亲临现场,以示皇恩浩荡。
第三桩,虽没写在圣旨里头,但伯爷甄世弘一大早就接到了诚王府的密函,信中告诉他,吏部准许甄世祁暂回京城养病的公函今日一大早,已经火速发往泸州,快则半月,慢则二十几天,一定能到达泸州。
老祖宗扬眉吐气之余,到底惦记着小儿子,掐着指头算路途,奈何蜀地实在遥远,无论怎样算,来回也得三月余;也就是说,出了正月,甄世祁应该就可以回到京城,一家人也就团聚了!
二夫人郭氏自然是喜极而泣,在心里感谢苍天有眼,自己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随着四姑娘的一飞冲天,不仅丈夫终于能回京城,甄府的二房终于一举翻身,下半辈子,她再也不用看那个臭女人的脸色。
大夫人这一次却破天荒地一点儿不嫉妒,和二夫人一样地喜极而泣。
诚王那是什么人?上一任的诚王妃怎么死的,别的人不知道,伯府的这些当家人没有一个不清楚的;这个诚王妃显然不是个好干的角色,干得不好,那可是要搭上性命的。
这样危险的位置,还是由老二家的姑娘来干最合适,不过是付出区区一个庶女的代价,伯府却完成了三级跳,一跃而成为皇亲国戚。
能和柴氏宗族攀上了亲戚,是过去大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如今不用说了,柴氏家族仅剩的三个男人,堪称大周朝最有权势的三个男人,都和甄府的姑娘攀扯上了关系,伯府的地位在整个大周朝,那自然是水涨船高,她亲生儿女的亲事还用发愁吗?只怕用不了几天,上门说媒的会踩断门槛吧?
过去她想都不敢想的人家,时隔一日,便成了门当户对。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