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清基(二合一)(第 2/4 页)
张晨和这几个同学当时也很惶恐,尤其眼看着洪水将一间间平房淹没得只剩下房顶,无数人流离失所之时,张晨才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惧。
正在所有人孤立无援之时,一道道绿色的钢铁洪流从四面八方向浔阳汇聚,他们在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肩抗沙袋,顶着洪峰,用生命的代价成功堵住了这道3o米的决口,保护了这座城市的居民和下游数千万的普通民众。
当然,浔阳的居民们在这一刻也真正的团结起来,解放军在前面堵缺口,他们就在后面装沙袋,军民合力,共抗天灾。
张晨和他的几个同学,也主动加入了后勤保障行列,有的帮忙装沙袋,有的送饭,送开水。
也正是这一刻,张晨才真正感受到他们真的是最可爱的人。
直到多年之后,张晨再来浔阳出差,这里的人民依旧记得这些人民子弟兵为这个城市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你可以骂贪官,也可以骂污吏,但唯独不能骂解放军,如果让浔阳人听到,他们真的会和你翻脸。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对这场天灾人祸,张晨也不可能坐视不理。
但面对这种天灾,张晨所能做到的太有限了。
豆腐渣大坝在张晨重生时就已经建好,而且当时张晨也没有能力影响到行政力量。过了一两年,张晨总算有了一定的能力,也派人去浔阳做过现场勘查,却现,自己仍旧没有什么办法阻止决口的生。
毕竟这种大型工程,一旦成型,再想做什么补救措施,也是杯水车薪,面对浩浩荡荡的洪水,任何补救措施都像是纸老虎,一捅就破。
张晨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告状和给钱这两样了。
状一定要告,钱一定要给,不为别的,为求个心安理得,为求个知恩图报。
但状怎么告,钱怎么给,还是要讲方法的。
小张,什么事情?电话中传来杨总疲惫的声音,他也已经两天没合眼了,全国各地汛情频传,无论长江嫩江松花江,从南到北,到处都在下雨,到处都是突破历史水位的消息,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杨总,我长话短说。张晨言简意赅,我看了新闻,现在全国各地都汛情紧张,为防万一,我已经采购了5ooo艘橡胶冲锋艇三十万套救生衣和五百吨压缩干粮及两千吨生活必备物资,可以随时支援给有需要的地方。另外,我还从国外租借了三十架民用运输直升机,如果出现险情,同样可以随时支援。
这些东西是张晨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的,物资方面自不必说,华夏现在已经有了世界工厂的底蕴,供应能力完全没问题,张晨和杨总说的数量只是他实际准备的三分之一。
至于那三十架直升机,则全部是从罗刹租借来的米8和米17。
罗刹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军火和重型机械,通过疏通关系,火种源在罗刹的分支机构只花了不到一百万美元,就租借到了这批已经在罗刹军队中服役近2o年的军用直升机半年时间。
至于这一百万美元,有多少真能落在罗刹官方手中,就真是呵呵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