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学丛书(第 3/4 页)
这是一个有着明显陇西农村窑洞结构的农家院落。院子很大,房子也大,房子和院墙虽然破落,但都整理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不见半根杂草。
院角放着一些犁铧、锄头、蓑衣等等之类的农具,墙上挂着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棒子。院中间摆着一大盆等待铡刀剁切的麦杆,边上是个有些年头了的石磨,向阳一则的墙边架着一副竹制凉衣架,上面晒着几件打有补丁的海魂衫和红背心。
大敞四开的厨房中,没见人影,灶台的大铁锅里冒着淡淡白气,不知在煮着什么,烟熏发黑的墙上什么吃的也没见挂着。
真是个一穷二白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充满了朝气和勃勃生机的奋发向上年代。
杨卫平心里感慨着,东张西望地四处打量着缓缓出了院门,左右看了看方向,然后抬步沿着左侧那条铺着不规则碎石块的黄土路,悠哉游哉地一路观赏着两侧的田园风光,不疾不徐地走了过去。
不知什么原因,杨卫平一路过去没看到什么人影,偶尔遇到三两只游荡觅食的土狗,它们也只是盯着他,不躲也不叫。
渐渐地,一幢幢充满了陇西农村特色的土筑窑洞院落进入了杨卫平的视野,那些扶摇直上的缕缕炊烟和鸡鸣犬吠,晒谷坪上相互追逐打闹的村童嘻笑,昭示着村里人气的存在。
黄泥土砖砌成的院落占地面积都不小,时不时的在院落门口可以碰到个忽睁着大眼睛流着鼻涕,衣着朴素的小孩。小家伙们一点也不怕生,那一双双满是没有受到污染的纯真的眼睛里有着明显的好奇神情。
杨卫平像是来到大观园的刘姥姥,只不过人家观赏的是金壁辉煌的画梁雕栋,而他感兴趣的则是纯朴自然的乡土风情。
一边走着,杨卫平一边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
刚才苏红梅的反应提醒了他,现在跟人说明年会恢复高考,估摸着知青点的人没一个会相信。
哪怕是对他非常了解熟悉的何国栋和周援朝,也难以说服他俩相信。
杨卫平可以打着京城的幌子来唬弄苏红梅,可何国栋和周援朝跟他都是同一个大院里长大的,这种话对他俩而言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最主要的是,从小到大,杨卫平在何国栋和周援朝面前,从来都只有听的份,压根就轮不到他为这二位大哥拿主意。
杨卫平心里很清楚,何国栋和周援朝都属于那种能力强,又特别精明的精英型人物。重生前,他的这二位老大哥,何国栋官居一品,位列朝堂大员,周援朝官拜大将军,荣任华夏南方战区司令员。如果没有特别有力的说辞,很难让他俩听信他编出来的善意谎言。
重生这种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玄异事情,杨卫平当然不可能跟任何人讲,哪怕是他最信任的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