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80章 北缅的基础比华夏大陆好!(第 2/3 页)

    既然杨家声如此配合听话,杨卫平当然得给予他应有的尊重。何况再怎么说杨家声也是杨心茹的亲生父亲,是他杨卫平的准岳丈。

    一顿丰盛且不奢侈的晚宴,让翁婿双方吃得既轻松又愉快。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很是有家宴的亲切感。

    在饭桌上拉完家常后,杨卫平渐渐将话题引到北缅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方面。

    社会运作机制规范化,是北缅当前执行实施的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让北缅新政从一开始就走向正规化、法规化、秩序化,意味着北缅的国家经济体制从起步就是朝国际化迈进。

    向法制化推进,则是北缅规范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北缅确实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北缅的法制化建设从此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法制建设也进入缅甸独立建国以来最繁荣的时期。

    可以说,以宪法为中心,具有北缅特色的法律体系框架已经基本成型。

    消除特权和特权阶层,是杨卫平给杨家声提出的一个无可商量的硬指标。

    求富,已成为北缅的新时代精神,成为北缅实会发展的总方向和中心目标,并成为激励和推动人民前进的精神力。

    如何带领全国人民发家致富奔小康,是北缅所有各级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北缅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宪法中规定的农村小康标准是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亚元(1000美元)。按此标准,北缅已经有一部分农村实现了小康,有的甚至已经跨越小康。

    在杨卫平的印象中,农村实现小康一般都有几个带有普遍性的特征。

    其一是城市辐射,以城市带动农村,借助城市市场启动农村经济。

    可以这么说,北缅现有的小康村90%以上都分布在大中城市的周边。城市辐射区一般是五十公里,三十公里以内是强辐射区。

    比如实兑市郊县人均收入超过5000亚元的村庄有40个,仁安羌郊县涌现出18个亿元村,实皆地区出现了32个亿元村。曼德勒周边有一百个村人均收入在6000亚元以上。

    第二个特征是无工不富,乡镇企业开辟致富道路。

    但凡小康村几乎都有创办自己的企业,少则几个,十几个,多则几十家,上百家。除了创办企业,还有专业致富,根据本地资源优势搞专业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第三个特征是工农并举,以工补农。

    小康农村的农业一般都经营得比较好。他们有较多的资金以工补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使农业逐步走向集约化和商品化,并使较多的劳动力投入工商企业。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魔尊也想知道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太子打脸日常 撒娇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我这糟心的重生 温香艳玉 重生香江 入迷 偏执狂 谁把谁当真 刺青 魔种降临 俗人回档 择木而栖 招摇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 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