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意外的收获(第 2/4 页)
将钱折了折,小心翼翼地放进裤兜里,临了还拍了拍。杨卫平从屋里出来,来到院子里,他们哥仨别看都是一夜没睡,但三人的精神劲头看起来却是足得很。
为了不打扰别的知青们睡觉,兄弟三个没多说什么,彼此点头为意,轻手轻脚地出了院子,并排慢跑着,沿着出村的村道,朝村外跑去。
由于何国栋脚上有伤,杨卫平和周援朝基本上属于陪着他散步。三人绕着上岭村走了两圈,一致商定从今天开始,不论刮风落雨,都要坚持晨运锻炼,没有一副好的体魄,何谈将来投身于国家建设作贡献。
杨卫平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利用现有环境,稍许改善一下知青点的伙食,尽可能的让大家可以增加一点营养。
这个上午,苏长贵没有在队里出现,带领大家干活是副队长罗解放,对此,杨卫平等人也没觉得有什么可奇怪的,领导干部嘛,总是有很多事等待他们去忙,去处理。
借着下午送公粮到公社的机会,杨卫平趁大伙卸车的时候,一个人溜到了公社大院旁边的红旗供销社。
这年头的供销社,柜台、货架上摆着的商品,甚至连后世的一个社区小卖部也比不了。
马灯和煤油到是有得卖,但材料纸、信纸之类的纸张连十本都不足。经那名胖大婶售货员热心介绍下,杨卫平这才得知,要想买到大量的材料纸,必须拿着公社开具的介绍信,去县里的印刷厂定购才行。
得知金南县有一家印刷厂,杨卫平的心思立马活络起来。
印刷厂,一般情况下,肯定与新华书店、出版社有业务往来。
现在的环境,杨卫平是没可能抽出时间专程跑一趟沪海,去联系沪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新编数理化自学丛书》,只能就近选择陇西省境内的出版单位。
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夏出版机构和出版政策,杨卫平并不太了解,所以在编写《新编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同时,有必要找专业人士咨询一下,若是等将《新编数理化自学丛书》全部编写出来,再去联系出版单位,在时间上有可能赶上不明年冬季的第一次高考。
在胖大婶售货员惊讶目光中,杨卫平一口气买了四盏马灯,半桶煤油,十本材料纸,两支钢笔,十支铅笔,十瓶墨水,两斤红糖,外加两条大前门的香烟,总计消费了五十七块八毛六分。
要知道,这个时候一名国营工厂的职工,一月工资加起来不到三十块。个人消费一次性花掉近六十块,那可是属于典型的“败家”行为。
看着杨卫平左拎右提胳膊夹的将所买的东西从柜台上拿起,胖大婶好奇地问道:“小伙子,你这是帮公家买的吧?”
由不得这位胖大婶好奇,她在供销社呆了快三年了,第一次看到这么年轻的小伙子一次性消费这么大一笔“巨款”。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