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军情告急(第 3/4 页)
思虑至此,皇帝眉头微蹙,没找到合适的言语来应答常远兆。魏霆跃看出皇帝脸上的纠结,便冷哼一声,自作聪明的反问小将军:“呵,常将军这话魏某倒不太明白了。曹杨二人丢了城池,败军之将,还有脸让咱们前去相救吗?”
皇帝伯伯一听,差点没把手中的茶吓翻了,低着头,皱着眉头心里暗骂:“表弟啊表弟,有你这么不会说话的人吗?你这不是纯粹找人吵架吗?朕正愁没办法安抚武官们的情绪,你这不是在给朕添乱么?”
果然,魏将军一句话,说的常远兆杵在殿内一动不动,小脸由白变红,又由红变青,想爆粗口,却得顾及常家祖宗颜面,最后深吸一口气,斜睨着魏霆跃,绷着下巴一字一句冷声问道:“魏将军可曾听过一句诗词?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您可知其中之意?”
魏霆跃还他一个大白眼,毫不客气的回应:“你有话直说,别跟我这儿卖弄学问!”
“曹杨两位将军远离故土,痛别家人,戍守幽州城一向尽忠职守,从未有过半点怠慢过错。如今是因瓦桥关被攻占,才会落得四面楚歌的境地。败军之将四个字,不知身处太平之地,娇妻美妾拥在怀的魏将军如何说的出口?”
小将军这话说的极不客气,实在是对这个魏霆跃积怨已深才会如此控制不住脾气。此刻曹杨两位遭难,任何人都可以说风凉话,唯独魏霆跃不行。因为他出了名有功便抢,有难便躲,有过便推,简直是军界的渣滓。偏偏他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向来口无遮拦,最爱落井下石说风凉话,踩踏遭遇不幸的将领。这次被常远兆撞了个正着,哪有任他胡说的道理?
经过东都侠的事情,魏霆跃摸清了常远兆在皇帝心目中颇有分量。再加上这小白脸虽看上去一脸书生气,打起架来却凶狠异常。他手下的人亲眼见过,对他这样描述:“跟头藏獒似的,谁被他黏上一下,立马就成一血葫芦!”以前有郭崇喜压着,现在这朝廷上下,恐怕就属这小白脸最能打了。他还暗自庆幸,上次在大殿上没真与这“藏獒”打起来。
“呵呵,魏某知道曹杨二人与常将军关系不一般,难怪常将军紧张他们二位的身家性命。怪魏某多嘴,就当我没说。”魏霆跃虽打算及时封口,却依然说出令常远兆齿冷的话。
皇帝实在不愿意他那蠢货表弟再在他眼皮子底下大放厥词,把事情越弄越糟。趁常远兆还没开口,便率先说道:“常爱卿,不瞒你说,朕也挂念着曹瑞和杨尽忠二人的安危。只是目前这个形势,就怕朕即使派兵营救,最后也是徒劳无功,还折损我朝更多的军力。要知道,想进幽州,就得再次闯过瀛洲,莫州和瓦桥关,现在这状况,谈何容易?”
魏霆跃得意的笑着摇头。常远兆则是神色淡然,暂且不置可否。
皇帝又继续说道:“朕知道你心里难受,朕心里也不好过。只是咱们现在最紧要的,还是想想如何抵御二十万辽兵虎视眈眈的威胁吧。”
说到这儿,童贵人忽然进殿通报:“启禀皇上,杨国栋将军和杨尽义将军同在殿外求见!”
皇帝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朗声说出:“宣!”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家父子进殿施礼,丝毫不敢怠慢。
“免礼平身。”
“谢万岁!”“谢万岁!”
“不知两位爱卿前来见朕,所为何事?”皇帝明知故问。
杨国栋上前再次跪拜恳求:“皇上,臣……臣是为犬子杨尽忠前来求皇上……”
老爹话还没说完,杨尽义便跟上前拜倒在地:“求皇上允许微臣领兵营救大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