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血泪斑斑(第 2/3 页)
噢?我看向了袁文明,“袁同学,你说说看,为什么着急?为什么又没有办法?”
袁文明转头看了看闫科,从同学的眼睛里看到了鼓励,这才转头看向我,“秦县长,要说这山里的老乡们真是好人,心地善良,民风淳朴,这个是真好。
可是他们的想法很僵化,建国这么多年了,这里的老百性的很多思想、很多作法还停留在以前,根本没有与时俱进,仿佛这里是一片不属于国家的土地,只是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喘息。
比如说这里的女孩子,往往七八岁就订了婚,等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不读书了,有的很快就结了婚,有的还会拖个一两年,但是在十六岁之前基本上都就出嫁了。
十六岁啊,咱们外面正在读高中,可是这里,很多人已经当了妈妈了。说实话,这么小当妈妈,死亡的概率很高,更不用说这里的卫生医疗条件很差。
在这里,病了完全靠山里的土方子,更多的是靠硬顶。这个地方交通太差了,就算是有病人也送不出去,有时送出去了也治不好,时间长了,山里人更习惯硬撑着,更不用说是生孩子这样的事情了。
我们来了以后,就经历过一次,那个女孩刚刚十七岁,很爱笑,爱穿件红衣服,时常挺着大肚子过来听我们讲课,不停地看我们带来书上的插图,快乐地问我们外面的事情,说是等生完孩子要带着老公跟我们出去打工赚钱……
后来有一天晚上,我们两个听到了村子里传来了她痛苦的哀嚎,她要生孩子了,我们急忙跑过去看,没想到她遇上了难产。
她才虚岁十七,也就时十六周岁,根本就是个孩子,身体没有长开,生产的时候格外难,孩子卡住了,死活生不出来,所有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流血流死了。
一直到现在,我一想起她看着我,祈求我救她的眼睛,都会心疼难受,她才十七啊……”
袁文明说到这里,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声音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了。
闫科看了看自己的好同学,接着往下说,“我们两个在这里坚持,更多地希望不要再看到这种事情发生,我们家访,开会,利用一切机会向人们宣传晚婚晚育,最起码也要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吧?
可是后来有人警告我们,观音寨有观音寨的规矩,我们如果再敢进行这样的宣传,扰乱民心的话,他们就会把我们赶山寨子。”
听着袁文明和闫科两个人的讲述,所有人都沉默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身穿红衣的少女,明媚的双眸带着对新生活的好奇和渴望,可是她已经是一个孕妇了,这本身就让人不寒而栗。
在那冰冷的夜色里,少女惨白的脸不停地抽搐着,眼睛里透着不舍,透着祈求,她很痛,她想活下去,可是她却只能眼睁睁地等待着死神把她带走,把她从这个她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带走……
我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看了看袁文明和闫科,两个已经哭成泪人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