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各算各的账(第 2/3 页)
在我看来,为孩子的学习每天早晚特征半个小时的田间劳作,是很值得的一件事情。
但是这些家伙们显然不这样认为,而且他们固执地认为,祖辈上就这样走过来的,现在为什么要改变?
好吧,既然正面说不过他,我干脆采取迂回措施,“老谢,你说说吧,你能这个四个学校派多少教师来?”
按照他们的算法,哪怕是像青石寨的王强一样,三个设立三年级小学的村也需要三个教师,而西石坑村是完全小学,设立五个年级,至少需要五名教师,这样一来,光是石坑这四个村就需要八名教师。
按照我的方案来办的话,石坑小学只需要五名教师就够了,而且是每个年级独立成班,不用像设立村小的那样只能采取复式班的方式。
而三名教师的花费是很大的,不管是民办、代课还是公办教师,都不是个小数目。
最麻烦的是,他们根本就找不到足够的教师来这里任教,王庄镇自己的教师资源不足,外面的教师根本不愿意过来。
议到最后,所有人都沉默了,建四所学校的花费,跟建一所学校的花费;五名教师的花费和八名教师的花费,所有人都很容易能算过这笔账来。
唯一算不过的就是接送孩子上学这一笔账,这个真的不是咱们山里人的习惯。
我看了看所有的人,叹了口气,“算了,这事儿,咱们都慢慢琢磨一下吧。收拾一下,咱们继续出发。”
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们又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九个村子,情况大体都差不多,有四个村子因为人口太少,已经不再单独立学校了,孩子是由家长送到附近村去读书的,早晚接送。
我们看了半天,根据村民们的习惯,选了几个备选的地址,准备留着以后再研究。
第四天晚上睡觉前,王青山老汉抽了会儿烟袋,把烟灰磕掉以后,叹了口气,“明天咱们上观音寨,就只能靠两条腿了。”
罗城一听又要走路,不由地怕了起来,“青山支书,这观音寨怎么个说法?需要爬多长时间的山啊?”
青山老汉嘿嘿一笑,“这观音寨是个大寨子,其实下面又分了六个小寨子,不过他们对外都习惯称自己是观音寨的,我们也没把他们当成是几个村的人。”
“观音寨,听这名字,那里有观音菩萨?”
孙大河笑着问了一句,他也累得够呛,他的年纪大了,已经五十多岁了,虽然跟青山老汉没得比,但在我们这些人里却是最年长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