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灵魂乐?唱得不够怨妇,垃圾!(第 3/4 页)
“爵士”这名字高大上吧?
爵士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期,然而,在当时它还不叫“爵士”(jazz),它最初被称为jass,最早来源于新奥尔良红灯区的暗示语“jassing it up”。
同时,俚语中的“jass”指的是啪啪啪中的短暂高潮,由于十分粗俗,公众自己都难以接受,因此后来改写为jazz,随后jazz这个词才开始普及和流传,成了我们今天说的爵士。
接着,放克(funk),也译作疯克,这个词在俚语中,经常用来形容什么东西味道很难闻,有浓烈恶臭味,或某些事物很糙。
虽然米国的黑人爵士音乐家最初用“funky”一词来形容一种节奏群比较轻柔缓慢的音乐,但知道现在不少音乐理论家们依然认为funk和rock&roll一样,是一个关于“姓”的委婉语。
没错没错,你真的没听错,摇滚rock&roll最早也不是什么好词,大家都默认这词跟那个有关。
知道一切后突然都不敢大声唱“i love rock&roll”了对吧,汪老师要是在我面前高歌“让我们一起摇摆”,可能我会拔腿就跑,毕竟我不搞基。
当然,这些只是个玩笑话。
还有朋克(punk),这词也不是什么好词,在俚语里是小流氓、废物、j女、**、低劣的等意思,虽然说现在的意思有所改变了,但也别真以为别人说你朋克就是在夸你有个性了,指不定就是很简单的在骂你而已。
而嘻哈(hip-hop),也很有意思,这个主要是中文翻译有点不知所云了,嘻哈嘻哈,好像很酷的样子,玩嘻哈的还发明各种“专业”术语,让人看起来就觉得很高端。
其实吧,hip在英文里是pp、臀部的意思,hop则是“跳”的意思,所谓hip-hop,本身就是很直白的在说“我们大家一起来嗨起来,都把屁股给我抖起来”,真的就是那么简单......
还有什么?
布鲁斯(blues),蓝调,港台译作怨曲,这个可能是最正常的了,也很好理解,蓝色在西方代表忧郁嘛,终于不走下三路了,只是消极一些,还算能接受。
最后说回rnb,rnb是“rhythm and blues”的简称,翻译过来就是节奏蓝调,又被称为节奏乐曲或者节奏怨曲,这个音乐术语由是米国公告牌杂志(billboard)于1940年代末所提出。
而此刻舞台上在演唱的灵魂乐,其实和放克一样,都属于rnb,在1969年,公告牌用灵魂(soul)来代替原来对“节奏布鲁斯”的称呼,灵魂乐这个类别就是这么来的。
什么灵魂呀、放克呀,其实统称rnb就行,要说同一个类别里的这两个小类目有什么不一样,大概就是放克的节奏感更强劲一些,而灵魂更“怨妇”,更“苦情”。
之所以这么说,是从福音歌衍生而来的灵魂乐歌曲发展到最后画风实在有些诡异,不仅与宗教没什么关系,而且它一般都指望它的听众去寻找爱、为爱而宽恕、或者干脆摇尾乞怜地求爱。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