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三 求情(第 2/4 页)
陈妈妈见阿青拒绝了这来历不明的野果,终于长长松了口气。
本来她觉得朱管事交办的差事好办,伺候主子精心细心忠心这她都不缺。可是眼下看来,主子太年轻,这些小丫头们也太不懂事,这份差事没有想象中好办哪。
上午趁着天气凉爽散了一会儿步,阿青觉得走一走精神倒好多了。
吃罢午饭李思敏来看她,扭扭捏捏的取出自己做的针线:“这个……嫂子你看看行吗?”
阿青问:“是什么?”
她把李思敏递过来的活计抖开看——是一件浅绿色的小褂。
阿青先说:“你做的?”
“做的不好……”李思敏针线活做的实在马虎。平时不觉得什么,现在一到要用时,就觉得拿不出手了。
从知道阿青有孕的消息起,李思敏就想着。自己总得表示点什么吧……可是送什么才能表达心意呢?别的东西别人都送的太多了,嫂子现在什么也不缺啊。
还是跟着三公主的尚宫姑姑提醒她,又不是外人,她可以给将要出世的小侄子做点针线啊。
李思敏对针线活不能说是一点不会,可是实在谈不上精通。她想做件小衣服,可是具体怎么做。乐安公主在太平观遭人苛待,下人服侍不周,受了风寒染病。”
阿青听说的也是得了风寒,但是没有遭人苛待这一节。
“第二种是说。乐安公主这是心病,她给京中旧日相识差不多都写了信求告,可是连文安公主都不理会,旁人怎么可能去帮她向皇上讨情放她出来?她郁结于心,所以病了。”
“第三种是说。她没病,就是放出风声来试探,想借机回京。”
不得不说,这三种说法都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并非凭空捏造,所以李思敏才说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头一种不太可信。”阿青说:“乐安公主只是去‘休养’,总有出来的时候,又不会终老在太平观,就算太平观有那种势力小人,也不敢在此时就做出什么以下犯上的事情吧。”
李思敏点头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乐安公主又没被削夺封号。又没有明旨治罪,也就是在那里避避风头,借他们个胆子也不敢欺负公主。再说了,乐安公主那脾气,是一般人欺负了的吗?”
太平观的确不是什么好地方,那些先帝遗妃们有的直接上吊、吞金,也不去太平观那里再受煎熬。
可能有的人据此推想,认为太平观的人手黑手辣,乐安公主在那里八成过的生不如死。
这个说法最不可能。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