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五章 道法自然(第 2/4 页)
心若是不定,自然就会有得失之心。
人人都想成为天之骄子,人人都想将五彩鼎占为己有并获取其中的宝物,当然也就因此有了争斗,人心也就因此乱了。
在傅楼认为,任何人都有得失之心,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就算是他勤修心境多年,却也不免有得失之心,好在处于他能控制的范围,没有泛滥。
“能控制”这三个字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
越是面对巨大的利益得失,越是难以控制。就比如,官当的越大,越是难以做到洁身自好。的确,面对一块铜板,谁都可以放得下,并展示清高的的一面。但是,若是面对一大堆的金子,能放得下的人却不多。
修道之人,不仅是面对财物的得失,还有修炼的得失。
为了修为能超过旁人,可以不顾一切,杀人劫财,这还只是外在的行为。内在行为则表现在修炼过于急燥,急功进利,却往往事与愿违。于是,得失就更大了,先是嫉妒身边的人,然后是憎恨他们,最后发展到仇恨天下所有的人。
而作为自身却不知已经入魔了,反倒美其名曰,你不杀人家,人家会杀你,不如先下手为强。却不知,当你把越来越多的人当作敌人的时候,其实最大的敌人就是了。
事实上,修士只要善于克服本身虚幻的妄念,端正本心,修为自然而然地就能平稳上行,一切都将水到渠成。“道法自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法自然,是傅楼一直努力的方向。
他也因此获得一些成就,比如《泉水叮咚曲》、《星辰曲》都是自然而然地弹奏出来,而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否则这样美妙的曲子为何旁人创作不出来?
对他来说,“创作”这个词,不如换成“流露”这个词。
的确,曲到妙处,心水自然会流露。
当然,道法自然并不是无所谓地放任自由,也不是随心所欲,还是需要努力地追寻。还是那句话,追寻是肯要要追寻的,但要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
在火焰山停留了两天后,傅楼离去了。
他返回神仙宗,请钟真人取出假的五彩鼎,仔细研究了一个月后,飘然南行。然后,他易容进入淘宝坊市,想要再寻神秘商人,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线索,却神秘商早人已经离去。
接着,他偷偷以客人的身份住进了不想走客栈,暗中观察了三天,没有那个黑衣蒙面人,更没有宇文云烟。
于是,线索就这样断了。
傅楼当然不会就此放弃,他想到一条勉强算是线索的线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