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太平道上(第 4/4 页)

    一位邱国本土人氏出身的青年侍郎,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抖了抖,开始“唱名”。

    “被喊到名字的,脑袋必须留下,身子可以离开。”

    仙雾萦绕的高山,绝顶处一处祖师洞府内,元婴老祖让那些仙家丫鬟美婢都暂时撤了,独自跪在地上,颤声道:“愿听上国仙师调遣,这就去清理门户。”

    一位杂役弟子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丢在地上,“限你一炷香内,都清理干净了。”

    对外说是元婴境、实则是金丹瓶颈的老修士,快速跪着挪步,抓起那张纸,好几个名字,触目惊心,百般不舍,老神仙脸庞扭曲起来,神色变幻不定。

    那位入山多年却籍籍无名的杂役子弟说道:“我就是洞府境,随便你杀。”

    老修士站起身,将那名单丢入嘴中嚼碎了,“万万不敢有此念头,我这就去杀了他们。”

    不远处,涟漪阵阵,出现一个身穿道袍的圆脸姑娘,御剑悬停,称赞道,“境界不高,倒是有几分趋吉避祸的能耐。”

    祖师修士眼角余光瞥去一眼,那位来历不明的女子剑仙,好似是那神诰宗的道袍装束?

    参加早朝之前,一位正印堂官依循某张仙方的山上药膳,大快朵颐,吃着吃着便开始七窍流血。

    一辆参加朝会的马车,驶入一条断头路的僻静巷子,掀开帘子,皱眉问道,怎么还没到。

    一处京城最热闹的青楼,那花魁缩在角落,梨花带雨,裹着金丝绣鸳鸯的绸缎被褥,床上还有个眉心处有鲜血冒出的官员,心口处的窟窿,是用那匕首后补的。那名竟是懒得蒙面的刺客,是个她依稀记得是这边“端茶壶”跑堂的年轻男子,在青楼身份最是低贱不过了。此刻他面带微笑,竖起手指挡在嘴边,轻轻摇头,示意她不要声张。

    她哪里见过这等血腥的阵仗,倒是听过些说书故事,若是不小心见过了歹人的面目,就要被杀人灭口,满脸泪痕的花魁,双手颤颤巍巍往下,露出的风景,亦是颤颤巍巍。

    刺客倍感无奈,摆摆手。

    刹那之间,一道鲜艳光亮掠向男子脖颈处,男子惊骇,避之不及了。他刚刚悄无声息,一窝端了三个结伴来此马战的邱国高官,先前两个,连那五六位大被同眠女子都未察觉丝毫,直到这间屋子……确实不该大意的。

    一道凌厉剑气直接破开窗户,将那暗器打碎,再将那欲想前扑的女子斩杀,花魁的尸体瘫软在床,劫后余生的男子迅速转身,从那窗户缝隙间瞧见一个容貌清逸的男子,对方在门外廊道径直前行,以密语说道:“我叫苏琅,同行。负责此地收尾,你以后小心些。”

    天蒙蒙亮,一处府邸庭院内,一位穿好朝服的兵部官员,正值壮年,走在廊道,想着心事。一个身材瘦弱丫鬟,早早侧身停步,等到双方靠近,她怯生生喊了声老爷,官员点点头,即将擦肩而过之时,她袖中滑出一把匕首,往那官员心口一捅,抽刀再捅,不忘往脖子上又一抹,抽刀之后再肩头官服擦拭血迹,收刀入袖,她继续挪步,姗姗前行,最终从那侧门离去。

    一座书斋,辞官多年的老人抬起头,看着那个轻轻打开门再关上门,陌生面孔的中年男子,老人也不惊惧,更无叱问,只是气态温和,笑问道:“那边来的?”

    老人是邱国出了名的官场老油子,官声毁誉参半,但是他对待宗主国大骊王朝的强硬态度,以及邱国必须脱离藩属身份的心愿,一直没有变过,他既不求名,也不求财,更不为子孙谋求富贵。老人叹了口气,自己明明已经命人加强了戒备,依旧形同虚设。男人只是点头,没说话。

    老文士嗯了一声,问道:“除了我之外?”

    男人一板一眼说道:“他们都不在名单上边。”

    老文士也不再说话,只是看着这个男人,大概是怕刺客跟一个死人也不说真话。

    男人说道:“刑部那边没有下令斩草除根,我不敢有丝毫违背。”

    好似面瘫的他犹豫了一下,挤出一个兴许是笑脸的东西,“仔细看过先生的著作,除了抨击大骊朝政之外,其余写得都很好。”

    老文士有些讶异,沉默片刻,笑道:“年纪大了,还是怕疼,你能不能别用利器杀人,换个别的死法,比如用毒?”

    见那男人摇摇头,老文士刚想惋惜几句,只觉得身上蓦的一疼,便已死去。

    一位相貌清瘦,以风骨雄劲著称朝野的礼部老侍郎,被誉为邱国的文胆。老人在邱国成为大骊藩属之前,他就最是不遗余力,骂大骊蛮子骂得最狠,措辞老辣,邱国成为藩属之后,便养病几年,前些年又开始出仕,是年轻太后亲自让首辅大人请他出山的,此刻老人眼泪鼻子糊满了胡须,与那位就站在寝屋内的刺客,哽咽道:“这位壮士,实不相瞒,我曾是大骊翊州人氏,年轻时候随家族搬迁至此,只是鬼迷心窍了才会胡说八道,其实我内心深处,是无比希望大骊王朝能够长盛不衰,那可是我祖籍家国所在……”

    刺客点头道:“秘录档案都有写,我看过很多遍了。”

    这位老侍郎临死之前听到的最后那句话,“我也是翊州人。”

    一艘离京的仙家渡船之上,两位担任扈从修士,各自重伤,面对面靠着墙壁而坐,一位为国公爷卖命的家族供奉眯起眼,其中一人阴恻恻笑道:“呦,竟是同行?之前真看不出来,平日子相处,油腔滑调得很,你小子下手真够狠的,堂堂国公爷的脑袋都给你拧下来了。”

    他说着说着,便伸手捂住嘴巴,指缝间渗出鲜血,恨恨道:“我拦不住你暴起杀人,也没拦着你走,为何要跟我换命?”

    另外那位负责按照名单动手的大骊死士,坐在地上,伸手捂住脖子,说道:“因为你在第二份名单上边。”

    一支长矛轰然穿过墙壁再透颅,将那别国谍子当场击毙,墙外那边有人以心声说道:“简单包扎过后,能否起身离开?”

    男子点头道:“可以。”

    邱国上下,太后皇帝,文官武将,豪阀权贵,谱牒修士,江湖名宿,只要是名单上的,三百多号,一一死了。除了名单上边,邱国边军里边的十几位带兵武将,士卒没有死一个,更别提邱国边关到京城那条道路上的老百姓们,沿途县衙门的升堂,学塾的书声,田间的农忙,开始热闹起来的庙会,都是依旧的。

    山间吹来黄雀风。

    一支秘密离开京城去那僻静郡县的车队,人仰马翻,手忙脚乱,早有刺客一击得手便消失在晨雾中。

    清晨微微亮,道人身形如孤鹤,冉冉飞渡大江。

    既然京城绝非久留之地,那就寻处荒郊野岭避一避风头。

    此刻道人自以为得逞,毫无征兆的被起于岸边芦苇丛中的一条剑光斩杀。

    邱国京城的老百姓,只知道今天的朝会,除了官员人数少了些,依旧召开,只是皇帝韩鋆禅让给了弟弟韩锷,据说是太后窦宓亲自下达的懿旨,约莫是她觉得亲王韩锷更有才略吧,还说在那金銮殿上,首辅大人恳请致仕,刚刚登基的新君,准了。护国真人,那位傅老真人,好像也要返回山中道场闭关了。在边境的兵马也都奉旨撤回了,御道两边专门做早朝官员生意、还有城门口那边等着开禁摆摊作小本买卖的商贾小贩们,也开始收摊子了。京城内外好些一夜之间便多出好些的说书先生,在天桥底下,在酒楼之内,在那赶集庙会,开始说书了,他们就要一拍惊堂木,说起新故事了。

    天就这么亮了。

    太平无事的官道上,走着走着,都走出了京畿地界,听了好些道听途说、有声有色的消息,却又开始背井离乡的少女与那青年埋怨一句,“邱国没乱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彼岸之主 剑来 大夏文圣 仙逆 诡异降临 中州录 武圣! 神话之后 低调在修仙世界 仙父 一渣到底[快穿] 不朽凡人 志怪书 玄鉴仙族 穿越封神我成了纣王 最强兵王混花都 谋局 洪荒之圣道煌煌 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