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七十六章 君子武备(第 3/4 页)

    黄色土牛四足踏地后,眼眶内竟是泪水莹莹,凝视着眼前这位一袭雪白长袍的年轻人,“仙师高风,如何回报?”

    它愧疚不安道:“我在此修行两百多年,只是看中了此地龙脉,之前偶然所得两件灵器和法宝,都已经炼化为本命物,此外并无攫取任何天材地宝,仙师于我既有救命之恩,更有为我续道之德……”

    裴钱哀叹一声。

    怪我。

    怎么才出了老龙城,自己就又成了个赔钱货?在蜂尾渡那边是差一点赔了两颗雪花钱,在这山坳更是亏到姥姥家。

    陈平安笑道:“没关系,真要有心,等你伤势痊愈,结成了金丹,能够以人身远游四方,以后可以去我家乡,那边山清水秀,灵气充沛,欢迎你来做客……”

    当陈平安说到这里,徐远霞含有深意道:“何必等到结丹再去,养好了伤势,直接去你家乡便是,说不定可以直接在那边结丹,有圣人坐镇气运,还不用担心惹来地牛翻身的意外。”

    黄色土牛眼神迷茫,似有不解。

    陈平安用心思量此事是否可行,徐远霞已经笑道:“不急,还能走上一大段山水路程,先看看对不对脾气,再做决定不迟。若是性情不合,还不如留个好印象,以后有缘再会,总好过朝夕相处,结果生出龌龊,好好一桩善缘就浪费了。”

    张山峰附和道:“可行。”

    陈平安自无异议。

    一行人缓缓而行,离开山坳,去往那座名震青鸾国的大都督府。

    陈平安与张山峰和徐远霞聊了一些可以说的游历。

    两人也跟陈平安说起了青蚨坊分别之后,他们的江湖故事。

    ————

    青鸾国唐氏皇室,一贯是封王却不就藩,亲王郡王都留在京城拥有各自府邸,并且这些府邸只有居住权而无所有权,一旦失去爵位就会被宗人府收回。

    青鸾国设置有五座大都督府,除了四边四府之外,在中部地区还有一座,权力极大,负责漕运、盐铁等诸多国之命脉事务,寻常君主唯恐避之不及的“权臣握柄之害、藩镇割据之忧”,在青鸾国数百年历史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且将相相宜,一直表现得让外人打破脑袋都想不通,难道这些天高皇帝远的封疆大吏,就没有一个人生出过野心?一个个恪尽职守,为唐氏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管如何,位于宝瓶洲东南部的这个青鸾国,宛如世外桃源,一方净土,尤其是在中部战事如火如荼之后,引发了士子南渡、衣冠弃北的数股洪流,而青鸾、庆山和云霄三国,就吸纳了数以万计的南迁豪阀子弟,其中又以青鸾国人数最多。

    现任五位青鸾国大都督,靠近边境的四位,都是靠着战场功勋或是外戚身份开府领军,唯独居中的那座大都督府,一直姓韦,现任主人是靠着祖荫世袭而来,代代相传,而且近三百年来,家族香火都是靠着一根独苗支撑,看似摇摇欲坠,可就是偏偏不倒,做了三百余年的“铁杆庄稼”大都督。

    当今这位韦都督,也就是跟张山峰徐远霞索要了真武剑、短刀的那位青鸾国权贵,在世袭罔替之后,就不再游山玩水,优游林野,而是深居简出,但是靠着早年的种种事迹传闻,在青鸾三国之间名声不小,擅长青词、草书、注释佛经以及佛像绘画,尤其是后者,有“独步一时”的说法,朝野上下,一画难求。关于这位正值壮年的韦都督,在士林文坛风评极好,被誉为风姿特秀,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在京师贵妇和闺秀之中,更是好评如潮,传言这位大都督负笈游学之时,与数位世交好友一起入山访仙,他被樵夫误认为是谪仙人,磕头便拜,惊呼神仙。

    此次青鸾国京城举办声势浩大的佛道之辩,韦都督就会赴京负责京师安危,准许带兵六千精锐北上,驻扎在京畿重地!

    唐氏皇帝对此人的倚重和信赖,可见一斑。

    以至于江湖上有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说是君臣二人有那断袖之好,要知道这次佛道之辩,云霄国严氏、庆山国何氏两位君主都会来到青鸾国京城,而韦都督带兵北上一事,能够让两位别国君主视为平常,并未反悔,更是一桩怪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诡异降临 剑来 知北游 仙逆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掠天记 蓁蓁美人心 正青春 低调在修仙世界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九转混沌诀 神话之后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重生八零娇娇媳 彼岸之主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从老鼠开始修仙 永恒国度 重生之都市狂仙